夏祖海和他无法还原的“毛泽东时代”
【编者按】2015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2周年。
在河南省周口店淮阳县,那个叫夏祖海的人,依然会带着他红校里的孩子放烟火、包饺子。“别的没什么活动了(诞辰120周年时的各种纪念活动、采访),那些过去就过去了。”但他憧憬毛泽东思想能带来“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人们的生活是安宁的”。于是他成了在现实中少有的,在校园里,仍在“实践”这一思想的人。
他当作信仰的,就努力去还原,无论外人看起来有多荒诞或疯狂,夏祖海在自己的“理想国”拉着不落的大幕。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3.jpg
2013年9月9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四通镇,在一大片玉米地的深处,矗立着一面画有毛泽东画像的高墙,这所已经存在了18年的学校在正门两旁粉刷着一幅红彤彤的对联:寸土力耕金无价,尺室勤悟思宇涯。
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夏祖海在绿色铁门前踱步等待,这样的色彩,在正处于大踏步向着城市化进程走去的村镇来看,有些惹眼。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63.jpg
1994年,夏祖海带着一群学生搭建校舍,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四通镇创办了“民主中小学”,他在文化课之余讲授毛泽东思想。最多的时候这里招收过600余名学生,2013年剩下的20多名学生,多为家庭贫困的或有残障的儿童。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4.jpg
红宝书早已成为夏祖海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夏老师说今年也还有10来个学生,只是他自己身体不太好,强直性脊柱炎犯起来,也不过就是勉强过日子。
2013年9月9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四通镇民主中小学,夏祖海在课堂上高呼,“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夏祖海从南街村带回一百多本毛泽东语录,由老师统一发给各班学生,集体诵读。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6.jpg
学生的学习内容很广泛。《东方红》是学生的起床铃,《红宝书》和各类国学、儒家经典是学生的必修课。每个学生的桌上都摆放着“红宝书”。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8.jpg
19岁的代课老师夏静静(夏祖海的侄女)面朝主席像鞠躬,当天是毛泽东逝世37周年纪念日。现在,她已经离开学校,去了北京生活。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7.jpg
2013年9月9日,当天是毛泽东逝世37周年纪念日,老师和学生们在升旗仪式前放起了鞭炮。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49.jpg
2013年9月9日,六年级的王旭和五年级的王珍珍(右)在升旗仪式上宣读誓词。夏祖海的理想,是坚持宣扬毛泽东思想,他说毛泽东思想,能净化孩子的灵魂。学校里到处张贴着毛泽东画像。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9.jpg
升旗仪式选出的旗手都会着“军装”佩戴红色像章来执行这一光荣任务,出发前他们都会在镜子前仔细整理自己的仪容。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8.jpg
2013年9月9日,这一天对夏祖海来说很重要,当天是毛泽东逝世37周年纪念日,夏祖海亲手在主席像前插上一炷香。夏祖海说:”他们办学是为了钱,我是为了理想。我要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在主席的贡品里,有水果有辣椒,有十大元帅作陪,也有《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夏祖海强调“主席是个开明的人”。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7.jpg
夏祖海带着女儿夏缘缘在毛泽东纪念墙前磕头祈福。在夏祖海看来,女儿是最理解自己,也是最有可能接受这份“事业”的人。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1.jpg
当年,夏祖海的女儿夏缘缘16岁,她除了是学校初三的学生,更是低年级的义务老师。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61.jpg
每天清晨,夏缘缘都会练习她在升旗仪式上弹奏的歌曲。虽然理解父亲的所做,但夏缘缘也向往着有一天像哥哥一样考进南街村高中。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2.jpg
午饭前,学生和老师们按照惯例一字排开,站在毛主席瓷砖像前,诵读感恩词后向毛主席鞠躬,然后排队领取饭食。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0.jpg
孩子们在吃午饭。虽然每天吃的都很简单但能不受约束的聊聊天是他们一天最开心的时光。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6.jpg
夏祖海和孩子们一样,一般坐在教室外面吃午饭。而这一天是毛泽东逝世37周年纪念日,对于夏家来说,午饭的丰盛程度甚至超过了年饭,平日滴酒不沾的夏祖海也主动倒上了啤酒。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4.jpg
夏祖海在这里苦心经营着自己的梦想。他说:“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可是学校的处境却让他越来越尴尬。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3.jpg
学校操场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肖像,孩子们就在“马恩列斯”的注视下生活和学习(从左至右:林金超、 林宝阳、王学涛、张贺贺)。这所曾经拥有600名学生的红校却辉煌不再甚至面临着倒闭的窘境。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55.jpg
挂在村头的学校招生广告被风给撕了下来,夏祖海准备等开春了再挂出去。到了2015年,夏老师只是说学校还在办,10来个学生,外地还有不少打听着要来的,也有4,5个附近招来的老师,不过是勉强过日子。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62.jpg
夏缘缘给小一些的同学别上毛主席徽章。生源问题一度是夏祖海最大的焦虑,2006年以后,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民主中学的学生就逐年减少。“现在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公立中学不接收的问题学生。”
http://image.thepaper.cn/wap/image/4/713/960.jpg
天微微亮,夏缘缘爬在栏杆上向往张望。2015年,夏老师说女儿已经出嫁,不在附近,偶尔也会见面。只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学校也没有更多的变化,让关心他的人失望了。
12月26日,这里会像往年一样放烟火、包饺子,烟花会再次映红他们的笑脸,不是疯狂,只是再一瞬照亮他努力去还原的“毛泽东时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