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xqw 发表于 2016-5-22 19:58:10

16岁开始木工生涯 听贵阳老木匠讲诉他的手艺人生

http://www.gywb.cn/xinwen/attachement/jpg/site2/20160522/ac220b83a15418ab855d2b.jpg  正在家里搭建小木屋的彭师傅http://www.gywb.cn/xinwen/attachement/jpg/site2/20160522/ac220b83a15418ab855d2c.jpg  彭师傅制作的小提琴http://www.gywb.cn/xinwen/attachement/jpg/site2/20160522/ac220b83a15418ab855e2d.jpg  彭师傅制作的琵琶    社区达人秀    16岁当上小木匠    木匠手艺造乐器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晚饭后,家住贵阳黔灵西路的七旬老人彭哲俊,正拉着自己制作的小提琴哼唱《北国之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16岁当上小木匠    聊起彭老手中的小提琴,他从自己的木匠生涯开始说起:“高二那年,学校不让农村的孩子再继续念书,要让我们回家。没办法,只好自己学门手艺,老辈人不是说嘛‘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回忆起1956年在老家安龙学木工的经历,彭师傅显得很是自豪,既然书是不能念了,那就专心学一技之长,随后他跟着村里一位老木匠师傅学了三个多月,“别看那时我才16岁,由于在学校学了点几何知识,加上悟性不错,很快就能独自打衣柜、桌子、箱子了,只要能画出来的家具统统都不在话下。”    没过多久,彭哲俊在乡亲眼里已是位小有名气的小木匠了。谁家要嫁个闺女、娶个媳妇的,都会来找他帮忙打家具。“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多数人的工资才二十几块钱,我打个柜子就可以赚到七八块钱,有时花上两个晚上打口棺材就能赚到31.5元,属于那个年代的高薪一族呢。”彭师傅说。直到现在,他也从未放下过手里的木匠手艺。    彭师傅到贵州省公路局工作后,每次随施工队驻扎在地方上,就负责制作家具和办公用具;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还记得,搬新家那年,从装修到家具全是我自己完成,所以只花了9000多块钱就搞定,比别人家节省了两三万块钱”,他说。    木匠手艺造乐器    家中一大堆各种型号的锯子、斧子、刨子、锤子、锉子、尺子……这些东西在彭师傅眼里,都是远胜金钱的宝贝。    1970年的一天,彭师傅到一朋友家玩耍时,听朋友用小提琴拉了首《梁祝》,他便被优美的琴声给迷住,并萌生了利用木匠手艺做乐器的想法。回到家后,他就开始行动,找材料,查资料,“这当中还闹了个笑话,我把提琴的F孔给开反了,当时,我只是觉得这把提琴咋看咋别扭,后来等我把朋友的琴借来一对比,呵呵,这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之后,彭师傅对做提琴的兴趣更为浓厚,为了能把琴做得更好,他还特意向单位一位会拉二胡的驾驶员学习了乐理知识,并先后制作出了月琴、大提琴、琵琶等多种乐器。    这些年来,光小提琴他就做了20多把,无论街坊邻居,还是亲朋好友,只要有人向他开口,他都慷慨送出,“反正出在自己手上,人家喜欢就送呗,分文不收,在我眼里更看重的是情义。我做的琴,材料大都是随手拈来,废物利用,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说,别人喜欢我做的东西,我心里也有成就感,特别开心。”    做木工是为修心    制作一把琴,从选材、打磨到外壳的成型、抛光,以及整琴的沟、槽、线、弧等,彭师傅都细致入微,精雕细琢,专注于每一个细节,他的手艺干净、利索、到位。“制作工序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我一直坚持做木工,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修心。因为在做木工活时,无论外面再嘈杂,工匠的心情都是愉悦的,安静的。”    目前,彭师傅正在着手搭建几间传统的小木屋,不用一根钉子、一颗螺丝,完全靠手工来完成。    “我想给儿孙们将来留个念想”,彭师傅说,现在科技发达了,机器生产比手工制作要快得多,很多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学传统的纯手工工艺了,他只能把这些亲手制作的东西保存下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岁开始木工生涯 听贵阳老木匠讲诉他的手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