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非遗展示品地道美食 贵阳的这个地方您不能错过
7月3日,“同饮长江水,共话中国梦”全国网络名人“绿色发展看贵州”活动在贵阳正式启动。当天下午,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网络名人跟随主办方走进多彩贵阳文创园。这些“大V”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媒体人“@点子正”,也有微博网络红人、美女“@袁小靓”,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大咖”。尽管烈日当空,但文创园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是让“大V”们流连忘返,按不停的快门,发不停的微博,将贵州的民族文化、自然文化、人文风情全方位展现。
看非遗展示品地道美食 贵阳的这个地方您不能错过
接下来,就让东方网记者带您去看看,多彩贵州文创园究竟有何种魅力让这些见多识广的网络“大V”们“根本停不下来”。
爱不释手民俗文化展示惊艳你的视线
没有平原支持一度是贵州发展的难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西南高原大山,却像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酿造、也保存了贵州多民族融合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乡云盘村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占地面积156亩,总建筑面积70290平方米,总投资4.94亿元。运营不到1年,文创园已经形成了一个集观赏、体验为一体的贵州非遗文化游览景点,成为向游客提供体验贵州山地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一扇窗口。
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c160707/14CS954Q91F-12T0.jpg图片说明:花溪苗绣(来源:多彩贵州网)
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c160707/14CS954SC20-2K18.jpg图片说明:苗族鼓藏节场景展示(图片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在文创园里看到,这里除了展示着大量极具史料价值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技艺,将苗族蜡染银饰、安顺木雕等精美工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眼前。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c160707/14CS954UH40-31963.jpg图片说明:手工艺人现场展示苗族蜡染制作技艺。(图片来源:东方网)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c160707/14CS954W4910-42Q2.jpg
图片说明:精美的苗族泥哨让媒体记者爱不释手。(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目不暇接“悠悠独山”惊艳你的听觉
当日,正值2016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的“独山”周末聚专场。在贵州文化创意园枫木广场,独山县花灯舞蹈《悠悠花扇情》、《踩新台》、麻尾布依山歌《古游》、花灯表演唱《酸妹子》和布依族响篙舞《响篙声声》等10个精彩的节目一一上演,博得掌声连连。其中,由十多位身着布依族民族服装的小朋友演绎的一曲多声部、无伴奏的莫家大歌更是惊艳全场,为观众带来一场原生态的听觉盛宴。 据介绍,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在历史长河的不断积累沉淀中,独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影山文化、花灯文化、抗战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名人文化。如今这七大文化交相辉映,为独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2016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展示篇周末聚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活动以“传承非遗、创意贵州”为主题,在6月至10月的每个周末持续举办,由各个县区来承办文化周末聚活动,旨在扩大“非遗”在民众中的认知度,发挥“非遗”的文化感召力,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停不下来凯里酸汤鱼惊艳你的味蕾
提到贵州美食,酸汤鱼无出其右。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说法,其鲜辣酸爽,不足为外人道也。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c160707/14CS954Y4J0-55195.jpg图片说明:酸汤鱼(图片来源:东方网)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
如今,酸汤鱼已经成为贵州餐饮的代表性美食。在多彩贵州文创园,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凯里酸汤鱼。这里的老凯里酸汤鱼还是贵阳首家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餐饮单位。
早在2005年,贵州省就推出了“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多彩贵州”的驱动下,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餐饮,这些带着贵州民俗深刻烙印的品牌正在形成集聚效应,为贵州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