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xqw 发表于 2017-1-20 15:59:16

游走于天堂最后一片净土——湘西-黔东南

这是去年春节与同学和朋友前往湘西、黔东南自驾游所写的QQ日志,很快又要迎来了2017年的春节,现就给想去或准备去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旅行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湘西对于我始终存有一种神秘感,只是从文学巨匠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湘行散记》里想象着湘西的美,老船夫、翠翠、茶峒......一连窜的名字与地名时不时的在我的脑海中泛起涟漪。很平凡的一些人,特普通的一些事,静谧般的小山城,这是我在脑海中所勾勒出的湘西之美。贵州黔东南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提到贵州能想到的就是"黄果树"、"茅台酒"、或者是"遵义会议",每次对着地图绞尽脑汁地筹划下一个旅行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去贵州看一看,没有太多的宣传,好似养在深闺人不识。  带着这股蠢蠢欲动的心思,从年初就动起了湘西、黔东南之行意愿。随后每天翻阅海量般的攻略、游记,度娘了湘西、黔东南各种人文美景,还不停的与同学、朋友在微信群里讨论、商量、一次次修改、变动,最终制定了大年初一出发,初八回宁的湘西、黔东南之旅计划。首选地为湘西芙蓉镇,最后一站为黔东南镇远古镇。这相当于在湘西、黔东南行程中绕了大半个圆,以保证不走太多的回程路。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db932b8e1b1c4bd6ab191b723fa6aeb0_th.jpg  我们一行15人大年初一下午4:30从南京出发至芙蓉镇,行程1130公里,开车约需14小时,为了避免夜晚开车疲劳,在黄冈麻城如家宾馆入宿(选择在离高速出口最近的宾馆)。初二早上7:00朝芙蓉镇出发。总共3辆车,每辆车都配备了2名副驾,带上5部对讲机(这次对讲机用途很大,特别适用),还有可临时顶替的驾驶人员,以备长途驾车之苦。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58f7c80ae5cd4c71b57f1762cfd1612b_th.jpg  经过近9个小时的漫长行程,于当天下午4点多来到了永顺芙蓉镇(入宿芙蓉快捷酒店),酒店离芙蓉景区近在咫尺。景区到了下班时间也无需门票,我们随即放下行李,立马去景区游览。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4ef76f05aa11457795572de8bf8e72f6_th.jpg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一个山城,原名王村,公元910年,彭士愁建立土司王朝,定都溪州王村,修建"酋阳宫",管辖湘、鄂、渝、黔20余州。公元1135年,土司王彭福石迁都永顺老司城,"酋阳宫"成为历代土司王避暑休闲的行宫。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少数民族王朝,土司王朝在818年之间,共有28代35位土司王继位。古城里潮湿的青石古街狭窄而曲折,壮观的瀑布群倾泻而下,古老的吊脚楼民居沿崖而建,芙蓉镇也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古镇。沿着"酋阳宫"顺着小道前行,越过石墩桥,翻过一个小陡坡,就到了五里青石板街,只见街两边门店林立,摆满了琳琅满目、富有古镇特色的精美物品,土家吊脚楼鳞次栉比,一路蜿蜒而行,古镇里出现最多的就数"刘晓庆米豆腐",一下子就把人拉入了《芙蓉镇》电影场景里,别有一番风味。我要了一碗米豆腐,兴许是太饿的缘故吧,尽然没有什么感觉一口气全部吃完了。天渐渐黑了下来,"酋阳宫"的灯全部点亮了起来,奔腾呼啸的瀑布被照亮的如彩带一般从空中飘落下来......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1b7d786eff44e55b60b9d7ce70c1ccb_th.jpg  离开芙蓉镇我们驱车前往老司城。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刚申遗成功,管理还跟不上,离遗址5公里漫长的车队看不到头,见不着尾,我们只好停下车子一路前行,我的左脚小指头都被磨出了一个大大的水泡,返回时同学们照顾我,让我与女士们一同乘顺便车到停车所在地。开车的是一位土家族小伙子非常憨厚,不肯要钱,等下车时我们还是把钱塞进了他的口袋,连身拱手向他道谢!  从老司城出来我们马不停蹄的前往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镇(现改名为边城镇),凤凰古城名气实在是太大,而茶峒却一直默默无名,不温不火,殊不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却完完全全写的是这里的茶峒镇,它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 被称一脚踏三省,是湖南省的西大门和湘西四大古镇之一。边城的天幕徐徐黑暗下来,酉水河边的灯光渐渐开启,五颜六色的灯火璀璨、妩媚多姿,交相辉映,吊脚楼、木格门、土石墙、石板街、清水江依稀可见,让夜色下的边城景区变得梦幻迷人,动感魅力。我游走在在古老的水边,品尝着地道的茶峒小吃,寻觅书中所说的石碾和拉拉度,细细品味着这美丽动人的边城故事......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d745b0f46934ed7bfac6ef07788114d_th.jpg  夜晚我们考虑去凤凰古城的人很多,就安排离凤凰很近的乾州古城入住(入宿吉首鼓韵客栈)。乾州古城具有4200多年历史,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秦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的驿站、驿道在此交会,水上交通发达,是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明清逐渐成为苗疆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凤凰的兵、乾州的城"——这是在湘西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乾州城是苗疆首府,大气、宏伟,是苗疆文化的融汇与传承之地,历代都是湘西古四镇之首(乾州、铺市、里耶、茶峒)。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0b76ee1ec1f34164a30408bfa3a52bd3_th.jpg  初四清晨我从所居住的客栈,穿过横跨万溶江的铁索桥来到了古城内,塘边居民依塘而住,木板瓦房倒映水中,好似明镜,两两相映。河畔之上,横跨两岸,来往川息,遮风挡雨,故名为:风雨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远看桥身卧河而息,中间亭台,三檐翘脚,塔尖直插云霄。桥下石墩,厚而坚,两侧桥孔,大小井然有序。如此画面让人心中怅然万分,思乡思家之情油然而生。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ecc7f36622f14850a1a7135bd1961ac4_th.jpg  一夜雨后的石板路在黎明时分泛着点点银光,亦真亦幻,爬满青苔的的石墙,仿佛一直在陪伴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古城外沿河有许多蜿蜒曲折的石阶码头,我沿着城墙脚下的河街漫步时,只听见阵阵棒槌棰衣的声音,此起彼伏,打破了古城的宁静,增添了古城特有的韵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360bb2fd46554911bb7f49cd7551c387_th.jpg  离开乾州古城我们去往下一站矮寨特大悬索桥,当我们路过矮寨镇,家家户户的苗族身穿节日服装,早早前往镇政府观看舞龙大赛表演,路上刚巧遇到五姊妹和她们的母亲,在我们相邀之下一起合影留念,好客的苗族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地印象。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1ac8dd3dd7dd41d9870cddb4b9a8eecb_th.jpg  过了矮寨镇,再开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路况极其复杂的矮寨盘山公路,现为国道319干线(旧称湘川公路)公路奇观。这里山势陡峭险峻,近坡顶处有一公路天桥,全国罕见。山顶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及"开路先锋"铜像。矮寨公路始建于1935年初,1936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是衔接粤汉、湘桂黔路通向西南的咽喉要道。这一段公路长约6公里,却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这样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多次转折,形成13道锐角急弯,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公路最宽处不超过7米,最窄的地段不足4米,两辆小车在最窄段不能同时通过。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在大山的斜面上,垂直切割出一道道长条"台阶",然后再将"台阶"两端连接,实在无法连接的便架设"天桥"或悬空叠出一个圆形的转盘,让汽车成"∞"形转弯。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巧妙居全国公路之冠。我们大约开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走完了这六公里,这也让我们真正懂得了"惊心动魄"和"毛骨悚然"这两则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让我们为建设这条大动脉的英雄们而感动与赞叹!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91817f432f3f45a1973ef60b9d7f8321_th.jpg  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湘西矮寨镇境内,跨越矮寨镇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经谷底,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桥型方案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全长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m。该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16d48577e52c45e2ac0728f41b5b5c8a_th.jpg  从矮寨公路下山一路绕上高速可直奔凤凰古城。初三晚上从当地新闻中得知去凤凰古城车辆多达2万多辆,当抵达凤凰外围时,前面车子已经开不动了,我们随机从进城的桥下绕出,离古城2公里处的砂石厂停下,下了车就随着浩浩荡荡的人流夹裹而去。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ff3b22debb1048edae2f05f89c9a7873_th.jpg  不去凤凰遗憾,去了凤凰更遗憾。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沱江边的石阶上摆满了货架,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古城,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宁静与静谧。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de4ac18d88448c8b200a881d96d94e0_th.jpg  不少古老的吊脚楼依然保存完好,悠悠流淌着的沱江河静静地绕过村寨,穿过山林,默默地伸向远方......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a52e167f9e44216ab3011a434481438_th.jpg  从凤凰出来我们驱车赶往湘西最后一站—黔阳古城(入宿洪江宏源商务宾馆)。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凤凰古城早900年。古城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这些古建筑群,历时数载,得以保存下来,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堪称中国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在此为官七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尤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最为世人所传颂,诗人咏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1f2c5c3d5fa40a29f33855c0015b049_th.jpg  黔阳古城给我的感觉十分恬静,闲逸,整条整条的巷子除了我们十几个游人,基本看不到其他游客,也没有见到一家贩卖纪念品的店,有的只是最纯粹的小镇生活和古老的建筑艺术,偶尔会从小巷深幽处传来阵阵麻将搓牌声。临到黄昏时,古城每家屋檐挂着的灯笼亮了起来,顽皮的孩子们在铺满青石板的古巷里点起了炮竹,此时此景令我勾忆起孩童过年的时光......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97f991cf017e4c4a8c7733e3cd2d2053_th.jpg  初五一早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宁静的黔阳古城,转向贵州黔东南去往肇兴侗寨。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6e7057958a5a45fdaa38ad2728b28be1_th.jpg  来到侗寨入口处,有一个停车场,我们已经怕走太多的路,随即问侗寨里面可以开车吗?一位侗族朋友说可以的。进侗寨有两种方式,如果是本地车就不要门票钱,外地车可停在停车场,然后做本地车进寨(坐车一人多少钱没有问)。如果是外地车先要买票,然后才可以开车进寨。侗寨非常人性化,属猴的无需门票,正好我们里面一个最大的老高和一个最小的小刘属猴,因为我们人多还给了7.5折。车子进了大门继续开了2.5公里才到了侗寨核心区域,我们把车停在寨子最高处的停车场,站在山坡新建的侗寨房屋的窗口边,整个侗寨尽收眼底。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盖着小青瓦,古朴实用。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a6dc22a66154279a6075dfc47e2e530_th.jpg  肇兴侗寨不仅仅自然风光美丽诱人,人文方面也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我穿过窄窄的巷子,来到了穿寨子而过的小河边,只见一位侗族姑娘在河边拉起了网子,小鱼小虾顺水而下撞到网子上,姑娘一边起网。一边把鱼虾放进背着的鱼篓里。在侗乡,有河就有桥,而这桥是承载着侗族人生活习惯的风雨桥。这里的风雨桥虽然很古老,也很破旧,但上面的画仍然斑驳可见,再现了侗族人节庆假日的一些民族活动。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0fd13d365a744844bdda8620afbfa339_th.jpg  小溪边一位老妪在搅蓝靛,堤廊下的一个女人在用棒槌锤布,在宁静的寨子中叮咚叮咚的声响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侗布是用棉花纺成线后用织布机手工制成,然后浸染成青色或深紫色,晾干后叠在一起,用木槌反复捶打半个多月,把棉花里面的油脂捶击到布的表面。这时你能看到的侗布,就是捶打的那一面闪闪发亮,布料硬而挺。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5021f5adae1d44a8bf31fc6158496713_th.jpg  集市上出售的蔬菜和水果都是自家产的,虽然街道上的行人穿得五颜六色,但一些从山里来的赶集人还是穿着向的对襟上衣,他们都头发乌黑,没有短发,更没有时髦的染发烫发,都是用一把梳子简单的把头发拢起来,在干活的时候再用毛巾包起来,就这么简单方便。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a68d202e07d3429c97db376a34ff0efa_th.jpg  当我们准备离开侗寨时,恰好遇到了两位美丽的侗族姑娘,非常大方的让我们自由拍照,并与我们合影留念。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0245c2a84d5437e8b44c42fac7f5ae1_th.jpg  岜沙苗寨离肇兴侗寨不远,离开侗寨后我们又继续前往岜沙。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914ce799665e4d54850f99ef8e956e67_th.jpg  进岜沙苗寨山路管理的比较好,上边有车下山,上山的车就停在一侧等待,不到2小时就来到了岜沙苗寨大门,只见寨子门口一排苗族男子手上拿着火枪迎接客人的到来。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戴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寨子共有505户2548人,这里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抢手部落"。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4d4dbed02ad84e149b18b0e1a3eae298_th.jpg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a02a51e9e89a4d50b15f7178bdd2c0bf_th.jpg  岜沙姑娘针线活做的特别好,心灵手巧,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18c89fe0ac7140f79bfccb557487c20f_th.jpg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463350ef266a45b19ebd7391ebc53b65_th.jpg  由于旅游热的缘故,这里的商业化已经渐浓,小小的男孩子只要你一给他拍照,马上伸手要钱,不给钱不让游客走,我们带去了一些巧克力糖果,显然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寨子里虽然写了许多族规,教育孩子不能见利忘义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族规已经荡然无存,好在他们的习俗依然保留着。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019af988ac5f4df2ab9a400bb1efb17f_th.jpg  离开喧闹的岜沙苗寨,我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往被列为贵州最美的景点—一加榜梯田(中国三大最美梯田之一)。以前只知道广西龙脊梯田和云南元阳梯田被炒得沸沸扬扬,已成为必去的拍摄景点。如果不是这次前往黔东南,还真不知道贵州原来也有如此壮观秀美的梯田。一路上崎岖的道路不说,还颠簸的非常厉害,大小坑一个接着一个,时不时地还会遇到180度的弯道,几乎都没有护栏,路边就是万丈深渊,我们小心翼翼的开着,直到夜里9点多钟才到加榜乡加车村住下(入宿加榜乡加车村梁老师家),这里的老板姓梁,大家都叫他梁老师,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4716834b441146c8b75d11c05edca94c_th.jpg  加榜梯田位于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第7集《我们的田野》有8分钟专门述说加榜梯田。苗族是"稻饭鱼羹"的民族,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缓及山坡的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11d2455af30349f1b63d5f671fc47443_th.jpg  加榜独特的地型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1edd01c7ff604cc4acce1a13b66f91a9_th.jpg  初六一早6点多钟梁老师就带着我们前往加车村拍摄梯田的最佳摄影点,这时天已朦朦亮起,眺望着眼前已经注满水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绿色的绿肥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仿佛就是一幅浓墨清雅的山水画放在了你的眼前。我站在山坡上的最高处,看那太阳一点点从东方的山峰中缓缓升起,渐渐地梯田被映成了血红血红,云层也随着朝霞从谷低慢慢升腾上来,弥漫在整个山腰,苗家的吊脚楼若隐若现......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da088d4de72450ba784076c9d04b779_th.jpg  加榜梯田还有一处观景点就是一户人家,而且只有他家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此户便是党扭村的王明新家。据说十年前加榜还不通公路,一位专业摄影师徒步采风,路遇他家只说讨杯水喝,无意间发现窗外竟是如此美景。正是这次无意的邂逅,竟然创作出了"党扭梯田"的作品,现已成为黔东南的新名片。现在窗外的杉树日生月长逐步挡住了梯田的线条,已无法再现神韵般的线条之美,因为这些树是集体的,家是私人的,为此很难达成砍树协议,而除了王明新家之外党扭再无观此景之地,好在去年底王明新又在家中继续朝上盖楼(岂不知树一直会在生长,房可不能一直往上盖吧),我们这次就是爬上尚未盖好的二楼楼面上拍照的(每人需交5元钱,用于盖楼补贴),此屋的确堪称拍摄加榜党扭梯田绝景之处。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39b8151972ab4e3d8888fc2f509f69b0_th.jpg  离开了加榜梯田,继续驱车赶路前往西江千户苗寨。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黔东南旅游必去景点,经过近8个小时的路程于下午4点我们终于抵达景区北门(入宿景区内西江李老师客栈)。景区内有班车24小时不停的迎送客人。李老师客栈在两座山峰的对面的半山腰上,我们身背摄影包,手拎行李箱,喘着粗气,走一步歇一步,晃晃悠悠爬上了入宿客栈,虽然气候寒气逼人,但个个是满头大汗。李老师人特好,我们一位同学带的是一个大行李箱,全部由李老师一人扛在肩上上去的。  放好行李,我们开始游走于苗寨之间,这里的商业化也特别浓,好在几乎都是本地苗人所住。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水河蜿蜒而过,滋养着苗寨的世代子民。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3229fb03583e4cbeaa14420eb656659e_th.jpg  走在铺满青石板街的路上,不时地有游览车带你直抵观景台,当我们抵达观景台时,天空已开始渐渐变暗,对面两座山峰上的苗寨房屋星星点点照亮了整个寨子煞是好看,灯火好似繁星点点落山川,灯火勾勒出了山坡的轮廓,宛如两座金字塔。夜晚亮灯也是苗寨的传统。苗家人上山劳作,常常是忙碌到天黑才回来。由于苗寨是依山坡而建,回家的路不平坦,为了使村民行走方便,各家各户都会在屋檐底下或在路边挂一盏油灯,给夜里回家的村民照个路,形成了苗寨夜晚亮灯的传统。现在看到的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是用近四千盏节能观光灯营造的。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3823d02912824a1687f8ec1116020061_th.jpg  初七早上我们离开了千户苗寨,来到了最后一站镇远古镇,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四周皆山。舞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也是全国十大古镇之一。古镇有的是一种不张扬不惊艳却渗透人心的美丽,如同穿越而过的那条绿幽幽的舞阳河,淡淡的静静地流过,缓缓淌进心灵深处,褪去浮华、洗尽铅华。清晨的古镇下起了点点滴滴的小雨,仿佛给古镇更增添了一种沧桑感,几叶扁舟静静停靠在岸边,显得是那么的静谧、祥和。这里没有商业化,只有不多的游客欣然漫步在小雨中的街头。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fab7ef5c2cf4adab7ff940fcc1a5964_th.jpg  我没有打伞,喜欢在小雨中散步,尤其是在这悠悠的古镇街巷。脚下的青石板有点湿滑,一不下心有可能摔上一跤,河边垂柳有的已经开始吐出嫩芽,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载着几个游客的小游览船顺着舞阳河缓缓地飘过,大伙儿拿着照相机、手机不停按下快门,定格下瞬间的美景。一位同学递给我2块刚出锅的黄糕粑和棉菜粑,拿在手上,吃到嘴里,热气腾腾的耙糕给略显寒意的身躯平添了微丝暖意,此时的心境已在浮想古镇那遥远的过去......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bc3be7d2a994bbfa2da39ec372969db_th.jpg  离开了镇远古镇,我们踏上了回宁之路。一路的辛苦疲惫,一路的人文美景,让我们一帮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和朋友在异乡它地度过了特别有滋有味的年。再见了,湘西!再见了,黔东南!一个天堂遗留在人间的最后一片净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在这里你会忘掉城市的喧闹,沉醉在湘西、黔东南的美景中无法自拔,湘西、黔东南的一切无不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caf499f4527a48f79872498633fcd37e_th.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走于天堂最后一片净土——湘西-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