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8位教师的初为人师记忆 “不敢与学生对视”
教师,是辛勤劳作的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教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照亮学子的未来。不论是初入学校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对于第一次上课的记忆,他们都坦言紧张与激动并存,兴奋与担忧同在。第一次讲课、第一次拿起粉笔、第一次批改作业的经历,让每一位老师都难以忘怀。教师节临近,让我们走进身边的老师,聆听他们初为人师的趣事和感悟。杨岳红(幼教老师)
“一时大意打击了学生信心”
杨岳红在华夏阳光锦绣河山幼儿园当幼教已经快十年了,回想第一天当老师的情形,杨岳红笑称表面故作镇定,其实心里很忐忑。“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能不能教好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受不受孩子们喜欢。”杨岳红说,当时自己是中班的英语老师,面对20多个孩子,感觉挺头疼。
第一天上课,有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读单词时发音不准,杨岳红当即指出了他的错误。但后来的几次英语课上,男孩变得不敢说,不爱发言了。“确实是我一时大意了,小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即使发现他出错了,也不应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纠正他。”课后,杨岳红多次接触、不断鼓励男孩,之后的课上,小男孩又开始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
杨中(化学老师)
“明白教师工作是如此繁重”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0/08/08280D5976ECDD74A434113149B606A5.jpg
杨中,44岁,岳阳县第四中学化学教师。19岁那年,带着几分憧憬和还未脱的稚气,杨中走进了一所山区村小,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初为人师,才明白学校工作是如此繁重。
每一节教案,杨中要反复修改几次才能最终定稿;一样的课,杨中在重复多次后不断完善。很多次,当学生上课吵闹不专心听讲的时候,杨中心情极度的郁闷和焦虑,总是食不知味;为备好第二天的教案,杨中往往掌灯到深夜。但是,年轻不服输的杨中深知肩上的责任,每天太阳升起,他又满血复活,开始投入新的工作。
20多年过去了,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杨中永不停息。初为人师的一幕幕,成了他最珍贵的记忆。
黄潇(语文老师)
“激动兴奋,自我打3.5分”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3/31/316D9EC37FDFACFA3AD35EDA965785DA.jpg
今年29岁的黄潇是平江县长寿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任教5年的他,对于第一天上课的情形仍记忆犹新。“讲台下坐着黑压压的一大片学生,那么多双眼睛直盯着你,有点兴奋,又有点害怕。”黄潇说,当时自己给全校人数最多的一个班上课,有56人,而且还有很多家长送完学生后在教室外旁听。“第一节课讲的是《少年闰土》,刚好我对鲁迅非常喜爱,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些年,黄潇一直带六年级的学生,与第一天讲课时的激动兴奋不同,现在黄潇心情平静许多,已经能够轻松驾驭每一堂课了。“如果满分是5分,我给自己第一堂课的表现打3.5分。”黄潇说,第一次上课过于紧张,还有很多东西做得不完善,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任丽(乡村老师)
“能力在讲台上不断提高”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9/A90A61C8E160487D7FB21A71E346F229.jpg
任丽,31岁,岳阳县毛田完小校长。2008年毅然放弃机关工作,参加了岳阳县教师招聘考试;当年9月,她怀着满腔热情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
踏入毛田完小那一刻,任丽懵了!她第一次走进了如此边远、偏僻、艰苦的地方。
当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任丽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从六年级男生寝室传来一声尖叫。孩子都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周成同学正一手指着窗外一边哭喊着“有鬼”。当时的任丽,也被吓得好一阵连粗气都不敢喘。后来,她壮着胆子来到周成同学的床前抓住他发烧的手,顿时醒悟,原来小孩患感冒高烧而讲胡话。“通过在讲台上的锻炼和平时教学生活的积累,我的胆量在不断壮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伍津仪(英语老师)
“紧张到声音发颤,不敢与学生对视”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B/BC/BC82C9A49E35F772A565B1BED8F869F3.jpg
巴陵中学初中部的英语老师伍津仪走上教师岗位已经有13年,他坦言,第一次走上讲台是周末帮别人代课。“那时候刚刚毕业不久,我自己比台下坐着的那群学生大不了多少,甚至有人和我年纪差不多。我的目光都有点飘,脑子一片空白,不敢与学生对视,声音还有点发颤。”伍津仪回忆,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心里非常紧张,忐忑不安,担心镇不住,也担心自己讲错知识点。
刚开始,伍津仪紧张得面红耳赤,语速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感渐渐消失,思维与意识都完全进入状态,学生们也十分的配合。“第一次上课节奏比较快,尽管备课内容挺多,但最后还是多出了约4分钟,当时我心里直打鼓。”伍津仪说,随后他让大家提前在课堂上一起做一部分家庭作业,当下课铃声响起,这一堂“难挨”的英语课终于圆满结束了。
李熙勤(退休教师)
“把工资花在学生身上”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E/E1/E1CF7906572A3D7CD544BE0208E3B928.jpg
李熙勤,81岁,岳阳县第四中学退休教师,1961年放弃人民公社的会计工作,拿起粉笔走上讲台。
谈及教师生涯,李熙勤感触颇深。“我们首先要懂得珍惜,年幼时,我曾目睹日军在本地的烧杀抢掠,倍感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人民教师,更应珍惜自己的岗位,只有懂得珍惜,才能不记得失潜心育人,才能为教育后代做点事情。”
李熙勤说,刚走上讲台,一个月只有五块钱工资,他把工资大多用在了学生身上。30多年来,李熙勤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履行教师使命,关爱每位学生。夏夜,他为学生关蚊帐;冬天,他为学生盖被子。同时,他还经常把学生请到自己家里吃饭,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或子女。“当教师必须从内心关爱学生,而比关爱学生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
郑书勤(语文老师)
“真切地体味到了酸甜苦辣”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8/81/812CC88055D735D1F983C838C69DCCC9.jpg
郑书勤,35岁,岳阳县城关镇新长征小学语文老师。1999年9月,来到该校教书。“清晰记得,那是我的第一堂课,当我走进教室,眼前是黑黑的一片,60多双眼睛直盯着我。为了摆脱学生气,我努力装出一幅严肃的样子。尽管课前我已将上课内容练习了好多次,但是面对着学生明亮而又透着些许期待的眼神时,我还是禁不住微微颤动。”郑书勤说,就在那一刹那,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师了,她的角色转变了,不再仅仅代表自己,她的责任不再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授业解惑。
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郑书勤用自己的生命真切地体味到了酸甜苦辣,而每一种滋味里都蕴涵着一股独特的味道,她找寻着,思量着,直到如今才发现那种味道叫幸福。
殷勤(特教老师)
“过度自信,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0/0C/0CF495E7A7F72DB1F2A1277903069616.jpg
做了两年幼教的殷勤,选择成为岳阳惠声语言康复中心的一名特教老师,今年是她做特教老师的第六年。因为具备幼教经验,殷勤刚开始认为自己胜任这份工作绰绰有余,但正由于这种过度自信,她坦言也犯过一些教学错误。 殷勤的第一个学生是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佩戴了人工耳蜗,但听力还是有些障碍。殷勤采取了最简单,也是最省事的口型训练。一个月后,殷勤发现男孩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差,甚至不如几岁的小孩。通过查阅资料,殷勤发现口型训练只能让孩子短期学会发音,并不能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殷勤结合拼音正音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听力训练,帮助听力障碍的孩子学会说话和交流。“做特教需要十二分的耐心,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殷勤说,只要是和语言教学、听力训练相关的书籍,她都会搜集来看,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