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5月份开始下穿南明河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中桥隧道突然发生坍塌涌水,隧道下穿南明河,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100多名应急抢险人员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从接到报警到全部处置完毕,花费40分钟防止南明河“漏底”。 随着1号线建设进入南明河边,隧道开挖越来越难。记者昨天从1号线第六工作段项目部了解到,目前南明河隧道工程已进入到南明河边沿,沿线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岩石裂隙、溶腔通道等地质状况。工程技术部部长王飞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可能存在突水、突泥等导致器械损毁或人员伤亡的极大风险。为此,工程以“龟速”前进,平均每天最多掘进0.5米距离。今年5月,即将进入南明河的正下方。“水系更为丰富,灾害地状况更为明显,这意味着施工风险更大”。 下穿南明河左线长度240米,右线长度190米,区间下穿南明河段最小洞顶岩层厚度约8米,洞顶覆土较小,工程地质均为喀斯特地质且溶洞溶腔发育区。不良地质体存在可能引发的隧道地质灾害,发生坍塌造成南明河水灌进隧道、片帮、拱顶下沉、遇到溶洞发生涌水涌泥。目前,中山路站——人民广场站区间正线上、下台阶分别累积完成双线总量的20.5%和19.2%。为了防止南明河水通过未知岩溶通道与开挖隧道联通,施工单位对全断面围岩进行注浆,填充围岩裂隙及可能存在的岩溶通道。 近日,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第六工作段项目部组织了下穿南明河隧道坍塌涌水现场应急演练。演练主要是针对一中桥隧道防突水涌泥、防坍塌等事故展开应急演练,演练参与人员达100多人。为搞好本次应急演练,安全总监王冰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项目部成立了演练指挥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对应急演练小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对演练程序进行了培训讲解,按分工各自准备好相应的应急物资,并提前进行了桌面推演。40分钟的演练,完成了报警、启动预案、撤离疏散、抢险救援和维护现场秩序等程序,抢救人员及物资齐备,各系统配合协调,应急反应到位,表现出了良好的应急自救能力,积累了防范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相关专家对演练存在的问题将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整改。(记者 李朝恒 通讯员 张微 李兆连) 相关新闻 1号线下穿居民区 秒差雷管减小震动 轨道交通1号线老城区段多处下穿居民区、铁路、桥梁、河流等重要建构筑物及环境敏感地段,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对爆破震动控制要求极其严格。 近期,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将在老城区全面将推广“秒差雷管爆破”法,以减小老百姓在地面上感受到的震动,也降低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 此前最常用的爆破方法是采用非电毫秒延期雷管进行起爆,即各爆炸点的延期时间仅相差十几或几十毫秒,多个地震波叠加,导致地震波波速峰值略高,因此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相对也会大些 。而非电秒延期雷管爆破方法,各爆炸段点之间的延时间隔1~2秒,可有效避免地震波叠加,从而降低地震波震速峰值。昨天,专家们及技术部门在沙冲路站—望城坡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爆破震感和震速监测,确定“秒差雷管爆破”技术适用于贵阳轨道交通建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