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标题: 毕节试验区推进生态移民:两个家乡 一样美好前程 [打印本页]
作者: cnxqw 时间: 2016-5-11 15:25
标题: 毕节试验区推进生态移民:两个家乡 一样美好前程
[attach]4632[/attach]
杨琼的“贝得蒙”民族工艺厂带动200多名苗族妇女就业。
本报记者 陈俎宇
再次见到杨琼,是春花烂漫时节,在百余平方米的“贝得蒙”民族工艺厂展厅里。52岁的她还是很爱美:毫不掩饰的笑容和深深的酒窝,穿着鞋跟高达7厘米的敞口皮鞋,连服饰的花色也与年轻姑娘们别无二致。唯一有所区别的,就是当姑娘时歪梳的发髻变成了沉稳的盘发。
在黔西县林泉镇高锦村,杨琼很有威信。她是全国人大代表、高锦小学校长、“贝得蒙”民族工艺厂厂长、致富带头人,也是苗家姑娘们敬重的好大姐。 带领乡亲致富、传承苗家文化,一直是她的理想和追求。听说记者要采访化屋苗家这几十年来的变迁,杨琼眯着眼睛想了一会。“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一幅苗家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在她的讲述中徐徐展开——
杨琼的家乡在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改革开放前,那里山高岩陡、土浅水深,占全村人口98%以上的苗家人过着刀耕火种、封闭落后的生活,仅有小学文化的父亲是寨子里唯一的“文化人”。20岁高中毕业时,杨琼接过父亲的教鞭,成为四邻八乡有史以来第一个有文化的苗家姑娘。
但贫穷的现状令杨琼非常忧愁。“很多人家吃不饱饭,有时候几颗河贝壳煮一锅汤,一家人可以喝几天;乡亲们出行赶集常常为抄近路而走村后的手扒岩,摔死摔伤的人畜数不过来;几乎所有人家最值钱的东西,仅仅是姑娘出嫁时那一身嫁妆。长期的垦荒和伐木引火,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一棵像样的树,家家房屋破损无法维修,具有苗家特色的寨门也只是用三根木棒、几把茅草搭建而成。”因为交通和信息闭塞,改革的春风迟迟吹拂不到这个深山的苗寨。
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1989年,乌江东风湖电站开工建设,作为黔西县首批生态移民,杨琼与众多乡亲一起迁到高锦村,部分亲人则选择后靠安置,继续守着东风湖畔的古老家园。相同的是,他们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兴农业科技,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条件也得到相对改善。 在新的家乡高锦,杨琼一边教书,一边思考民族文化与经济、教育协调发展之路。尤其1997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她的思路更明晰、意志更坚定、行为更果断。“我要每个娃娃都读书,做到了;我要建民族工艺品厂,带着姐妹们发扬苗家刺绣文化,做到了;我要发展以草莓为主的特色产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也做到了。”杨琼告诉记者,老家化屋的发展相对要慢一些,但也有了很多可喜变化:逐渐形成了“化屋生姜”增收致富主导产业。随着毕节旅游的开发打造,地处“乌江百里画廊”中段的化屋苗寨风情越来越被更多人认识和推介,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步伐加快了。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毕节市脱贫攻坚力度加大,高锦和化屋一起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机遇: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的实施,让乡亲们全部告别了土木结构的“杈杈房”,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的平房;“旅产扶贫”、党建帮扶、百企帮村等活动的开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并将两地打造成了民族风情旅游小寨;不少人家通过发展草莓、樱桃、生姜等特色产业,以及乡村旅馆、“农家乐”特色菜馆等服务业走上增收致富之路;以弘扬民族文化为重要内容而组建的民族歌舞表演队不但实现了文化传承,也给更多青年男女找到了展示的平台和就业机会。尤其在民建中央的精准帮扶下,化屋村累计获得3000多万元帮扶资金,先后实施了旅游和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学校、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并于2007年建成了一条通往外界的旅游公路,乡亲们的脱贫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人均纯收入从28年前的不足600元上升到现在的6500多元。
不久前,杨琼受邀回老家为二叔家的小孙女出嫁送亲。当年二叔为了买一只猪崽回来养,辛苦攒了4年钱,还在买回来那天摔断了胳膊。如今,二叔家已是旧景换新景:住上了大平房,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打米机等电器,“孙女的嫁妆里还有农用三轮车和电暖炉,我都羡慕极了。”杨琼说到这里,忍不住捂着嘴笑出声来。
杨琼的两个家乡是毕节试验区的探索、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典型缩影,她见证着、享受着这场带来幸福和富足的巨变。
欢迎光临 盛世湘黔网 (http://bbs.cnssx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