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标题: 罗霄山脉下的株洲:从“工业之都”向“旅游之城”转变 [打印本页]

作者: cnxqw    时间: 2016-5-22 11:04
标题: 罗霄山脉下的株洲:从“工业之都”向“旅游之城”转变
     新华网长沙5月22日电 这里,山峦叠嶂,风光旖旎,有海拔2115.2米湖南第一高峰酃峰,有亚洲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原始森林神农谷;这里,历史厚重,人文荟萃,从“华夏第一陵”炎帝陵到醴陵红官窑,浓缩了中华民族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历程;这里,秀美山川回荡着震撼的红色激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星星之火瞬间燎原……
    株洲,处在湖南省东部,与江西交界。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株洲是中国的一座老工业城市,而往往忽略了它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力推生态文明建设,罗霄山脉下的这座“工业之都”逐步显现了它另一层美丽面纱,旅游持续升温。
    去年,株洲接待旅游总人数3749.2万人次,同比增长22.74%,旅游总收入254.45亿元,同比增长26.73%。今年第一季度,该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35.48万人次,同比增长16.89%,旅游总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17.6%。
    “2000年以前,株洲因工业而扬名,此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要素驱动转变成创新驱动,旅游经济成为了一项增长速度最快、最活跃的新兴产业。”株洲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党组书记黄上峰介绍,株洲旅游产业发展历经了4次跨越:第一次始于2001年,株洲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将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第二次是2006年,株洲市一举成功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三次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为期三年的旅游升温战,旅游工作纳入全市三大中心工作之一实;第四次是2013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制定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提出“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把旅游业发展列入株洲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attach]4830[/attach]
    醴陵陶瓷艺术城(株洲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供图)
    近年来,株洲旅游风声水起,潜力显现:每年定期举办的“炎帝陵祭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攸县酒埠江区域集山区湖泊、溶洞群、地热温泉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攸县豆腐”、“攸县血鸭”等旅游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而全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茶陵县,被认定为“国饮之源”、“湘菜之源”,意义深远;醴陵是花炮祖师李畋的出生地,这里生产出的花炮、陶瓷享誉海内外,工业旅游方兴未艾。株洲旅游形成了“古、绿、红、蓝”四大特色,涵盖历史人文、生态自然、红色旅游、工业文明等各个方面。
    炎陵神农谷(株洲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供图)
    至目前,株洲市共有各类旅馆2205家,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217家,星级饭店39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8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6个。“十二五”期间,方特欢乐世界、中国红军标语博物馆、神农城、醴陵陶瓷艺术城、中华茶祖园、酒埠江攸女仙境、云龙水世界等一大批新项目已开园迎客。今年,株洲续建或新建重点旅游达32个,总投资达556亿元。






欢迎光临 盛世湘黔网 (http://bbs.cnssx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