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标题: 走进铜仁看脱贫:满山遍野都是宝 产业脱贫路子宽 [打印本页]
作者: cnxqw 时间: 2016-6-7 17:34
标题: 走进铜仁看脱贫:满山遍野都是宝 产业脱贫路子宽
江口县坝盘镇都村村村民正在出售茶青。 本报记者 谌思宇 摄
沿河自治县泉坝镇泉山村中药材基地里,白芨长势良好。 本报记者 成嘉廷 摄
[attach]5188[/attach]
德江县长堡镇灯塔村果农冉茂洋正在摘桃子。
导读
脱贫攻坚,乡镇是基础,村寨是一线,产业是核心。最近,记者走进铜仁市沿河、德江、江口的三个乡镇,三地的交通区位、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各有差异,但均因地制宜兴产业,奋力脱贫奔小康。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看产业,访农户,了解产业怎样发展,看贫困户如何脱贫。 主题策划
沿河泉坝镇—— 念“山字经” 打生态牌
泉坝镇按照“村支部领头、村委会领办、能人带动,群众入社”模式,在全镇15个村组建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公司 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产业增收、出资入股分红、劳务组队提酬”的增收方式,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出资入股有股金、劳务提酬有薪金“三金”增收。
立足“山上生态牧业、山腰经果林、山脚现代农业”,更加突显发展产业就业脱贫。长短结合,以短平快项目支撑中长期项目。
“高的是青钱柳,矮的是丹参,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以短养长,减小风险增加收益。”6月1日,在沿河自治县泉坝镇捷梁村中药材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杨兴昌介绍。
捷梁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山高沟深,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村支书罗海清说,祖祖辈辈种水稻、玉米、红苕,雨天涝,晴天干,十年九不收。产业不兴,外出打工成了无奈之选,最多时,全村8成青壮年劳力在外务工。
捷梁村是泉坝镇乃至沿河自治县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关键。泉坝镇是个传统的烤烟乡镇,常年烤烟种植4000亩。但仅仅依靠烤烟,带动脱贫乏力。
靠山养山,靠山治山,靠山吃山。泉坝人意识到,要改变贫困面貌,就必须念好“山字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泉坝镇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工程。该镇结合实际,选择青钱柳、精品水果产业,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结合山地特色,泉坝看准全省上下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
如何发展?走合作化发展之路。该镇按照“村支部领头、村委会领办、能人带动,群众入社”模式,在15个村大力发展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4年11月,捷梁村产业大户杨兴昌等7农户牵头,成立了马儿河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
如何带动贫困户?让贫苦户入社。该村探索了三条路径:首先,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带动所有81户贫困户入社;其中26户还利用700亩土地、10余户以劳动力增加入股份额。
“在建设生态中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建设生态。”泉坝镇党委书记刘洪友说,立足“山上生态牧业、山腰经果林、山脚现代农业”,把山字经念好,把生态牌打响。
在泉山村园田坝,白芨、铁皮石斛、瓜蒌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村支书何芝平说,园田坝有中药材约200亩,四坝还有丹参190亩。山上,是草地牧业,依托富沿生态牧业公司,种植牧草1000亩,带动黄牛养殖大户8户。山腰,种植核桃、青钱柳2880亩,同时套种丹参120亩。
据悉,目前,泉坝镇已建成核桃产业示范带2万亩,泉山、捷梁中药材种植园区2个,发展中药材4000多亩、油茶2847亩。引进重庆果商,将发展15000亩四季精品水果园。以大宝鼎和水井堡为中心,发展山羊和黄牛养殖大户150户以上,另发展“努比亚”羊代养户200户以上,实现“人均一只羊、户均一头牛”。
本报记者 成嘉廷
德江长堡镇—— 长短结合 能人带动
脱贫攻坚战,打法很重要。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打法”,是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最可靠的手段。长堡镇结合地理地貌等实际情况,坚持“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大、把结构做优、把经济做活”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并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建立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贫困山区农村群众真正走上逐步富裕的路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 正是桃子成熟时,德江县长堡镇灯塔村冉茂洋家的80多亩桃园迎来丰收,满树满枝挂满了粉红的果子。两年前种的,今年正式见了效益,估计能有5000公斤以上的产量,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冉茂洋喜上眉梢。
绿意浓浓的桃园中,搭建了一个个小小的木屋,冉茂洋说这是用来养鸡的圈舍,他们买了一批鸡苗来做林下养殖。今年,他还带动10余户群众发展了上百亩桃园。
近年来,灯塔村以大户带头、合作社引领等方式,结合村情发展经果林、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使该村成为产业强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增收,都离不开产业支撑。灯塔村便是长堡镇因地制宜抓产业,从而达到脱贫目标的一个生动事例。
长堡镇虽坐落在乌江之滨,却缺水严重;背靠大山,但却是典型砂页岩地质结构,不适宜发展烤烟、茶叶等产业,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据介绍,目前该镇还有贫困户2000多户,贫困人口8000多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这8000多人要脱贫,主要还得通过产业带动。”长堡镇党委书记曹峰说,“我们的做法是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围绕山、水做文章,狠抓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该镇产业围绕“五种三养一旅”进行规划布局。种植以花椒、经果林、天麻、辣椒和蔬菜为主,结合退耕还林,进行规模化连片种植。据了解,今年该镇计划发展花椒、桃子共8000亩,辣椒600亩,蔬菜1000亩,天麻2300余平方米。
“产业上我们遵循长短结合的方式,长是种,短则是养。”镇长覃礼贵说,该镇除了规模化发展特色种植以外,还采取大户带头、能人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以猪、牛和鸡为主的生态养殖。
长堡还做好乌江“水文章”,把打造“乌江特色旅游城镇”作为发展定位。
近年,长堡镇抓住下游沙沱电站形成的水域优势,联合共和、潮砥等乡镇,规划建设了白果坨湿地公园。目前,该镇正在争取项目,打造乌江沿岸旅游景观景点,让到长堡的游客可“坐乌江船、游乌江水、钓乌江鱼、玩乌江石”。
“在实施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理念,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并着力探索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让群众真正增收致富,决不让群众今年脱贫,明年返贫。”曹峰说。
本报记者 杨聪
江口都村村—— 因地制宜 茶香四溢
都村村村支书杨胜才认为,脱贫,首先是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只要找到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模式,才能少走弯路。其次,要善于利用国家扶贫政策,现在国家的许多扶贫政策都很好,善于利用相关政策,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再次,要善于学习,脱贫思路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想出来的,而是要多外出学习,借他山之石,结合自身实际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另外,还要学会与群众交流和沟通,许多好的想法,群众不一定了解和支持,只有沟通好了,得到信任和支持,才能让产业顺利发展。
6月,正值夏茶采摘季节,车行至江口县坝盘镇都村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茶香沁人。茶山上,茶农弓着腰摘茶的身影依稀可见,笑声、吆喝声在山间回荡。
傍晚,专为村里的茶叶加工基地收茶的秦海群变得格外忙碌。“每天五点过后,就有茶农陆续前来出售茶青,卖茶青已是村里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之一。”
都村村,这个曾因为基础设施薄弱和缺乏增收产业的贫困村,如今依托茶产业带动,已于去年从贫困村中出列。
“真的很不容易。”说起村里的脱贫路,都村村支书杨胜才感慨万千。
起初,为了脱贫致富,杨胜才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由于土质不适合,烤烟成活率十分低,村民亏损不少。发展烤烟产业的失败经历,让杨胜才意识到,都村村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因地制宜才能致富。 然而,什么产业适合都村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杨胜才。
“要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必须外出学习发展经验才能找到答案。”杨胜才说,仅2007年他便自费赴湄潭考察三次。
经过论证,都村村在土壤、水质和气候等方面均十分适合茶树生长。通过反复思考,杨胜才认为发展茶产业在都村行得通。
“发展烤烟才失败,现在又要发展茶叶,行得通吗?”杨胜才苦恼的是,当他把他的想法告诉村民们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同意。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和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户向村民算经济账和宣传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最终村民被他的执着所打动。
2008年,都村村开始种茶,得到了江口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种茶的话,政府送茶苗,送肥料,还有现金补贴和贷款贴息支持,经济效益也比种传统农作物高出许多。”村民田爱明说,如今仅是家里的茶园,每年就有15000多元的收入。
都村村茶产业发展迅速,从2009年的2000多亩,已增至6980亩,达到人均两亩茶。
发展茶产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是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些猪肉贩和水果商贩告诉我,到我们村来赶集生意都要好一些。”杨胜才说。
欢迎光临 盛世湘黔网 (http://bbs.cnssx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