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称,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各种任务就没断过,面点比赛、给动物做房子、服装秀……什么节都要过,甚至为给孩子做手工熬了整个通宵,老师“刁难人”。但老师称:是让孩子和家长互动,同时也让孩子接受多元文化。
网友“henry_yu”:个人认为中国人没必要过洋节。
网友“一念不忘初心”:我感觉似乎现在的国人过于追求西方文化,却遗忘了本国文化。
网友“予语非言”:做了南瓜灯,买了服饰,如果有时间倒是希望陪孩子一起长大。
网友“斯斯文文”:心中快乐,每天都是节日。
网友“will”:让孩子长见识接受多元文化是很好的,但是从另一角度讲,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应当考虑到孩子的能力水平呢?很多作业明显只能由家长来做,而且是否应该多给些准备的时间,不应当上完课就布置作业然后第二天交……
网友“山水刀客”:孩子小时候应当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等成年了再接受多元文化也不晚。
网友“优优的糖果”:做手工时确实头大,不过“小盆友”很开心!
网友“cos张”:我认为幼儿园教育应多一些养成习惯及生存技能方面内容。(朱奕佳整理)
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万圣节,俗称鬼节,这一天在中国似乎也变得特殊起来,无数国人因为“节日”的到来甚是欢喜,我就不明白,老外的节日,跟你有毛线关系,你激动个什么劲呢?
鬼节,咱们自家不是有吗,七月半啊,为什么没有看到如此盛况呢?相反的,除了部分农村地区任然在隆重纪念这一节日之外,大部分人已经淡忘了这一天原本是祭祖日子。
所谓鬼节,是民间的俗称,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相传鬼节这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我不是卫道士,不是说那是别人家的节日我们不能感到高兴,我只是感到惋惜,因为我在这里偷窥了一下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不相信,你等着瞧,西方的万圣节将在中国刮起一阵“强台风”。
呜呼哀哉,我们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为什么自己不在乎,偏要去沾老外的“喜气”呢,近几年,因为国家将部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因而清明、端午、中秋被广泛记起,但我敢肯定的说,大部分人所期待的也只是“假日”而已,而非“纪念”,这就是痛点。端午节都是韩国的了,还不悲哀吗?
而其他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腊八节、上元节、下元节等,还有几个人在乎呢?刚刚过去不久的重阳节,有多少人登高、有多少人祭祖,有多少人与亲人们把酒言欢,为什么非要和外国的鬼打交道呢?
外国的鬼和你是亲戚??
欢迎光临 盛世湘黔网 (http://bbs.cnssx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