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足球不是校园体育的“专宠”

[复制链接]

199

主题

207

帖子

8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09:3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张剑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对于改革的一项重头戏——校园足球,一些地方和学习积极响应,但不好的苗头也随之出现,那便是用足球项目代替原有的其它体育项目。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表示,开展足球活动,决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而只是让足球起到一个引领的表率作用。(3月30日《京华时报》)


    客观的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的确走了不少的弯路,也有着很多值得当下可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教训。可遗憾的是,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的这些日子里,一些学校并没有将此前的这些经验教训记在心中并合理规避,反倒以另外的形式将足球项目和其它体育活动对立起来,这种违背常识的推进方式,不但误读了国家发展足球的真正本意,也在很大程度上亵渎了体育精神的实质内涵。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通过“开展足球活动并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活动”的警戒话语,对当下足球的发展进行有力纠偏。


    一方面,校园足球本就不是校园体育运动的“专宠”,其唯一的发展路径,也只能是在和其它体育运动相互包容、兼收并蓄的语境里,将自身的特色显现出来。如果我们非得以一方的牺牲去完成另一方的壮大,那么,这顾此失彼的发展模式,不但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也更是在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将那项被重视的项目推到了畸形的发展深渊。


    另一方面,不揠苗助长地发展校园足球,其实也是对学生权利的一种尊重。虽然在当下的足球改革方案里,足球已经成了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没有权利学习其它的运动项目,学校就可以对其它体育项目实行一刀切的分割。反之,学校该做的,乃是在综合学生个体素质、兴趣爱好等自身因素的前提下,对他们的体育项目进行科学的引导。而与此同时,也应该尊重一小部分同学不喜欢足球的权利,做到不通过强制命令的方式要求他们对校园足球发展模式的绝对服从。


    而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明白的是,国家当下对校园足球进行的诸多改革,并不是基于功利思想上的短视“投入”,反倒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长效机制来对我国校园足球长期存在的诸多弊端予以纠正,并借此建立一个健康、科学的足球发展空间。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并没有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反倒是想借足球的“迅猛”发展来宣告自己在足球改革上取得的成功,这功利中夹杂着的短视,既误读了政策的本意,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校园足球的发展距理想模式越来越远。


    事实上,教育的推进从来都应该是在正常的规律中渐次取得进步,现实也早已多次证明,对教育大跃进式的单兵突进,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倒会给其本身带来更多的伤害。但愿国家体育总局这警戒的话语,能让我们再次看到那些常识并对当下的偏差行为进行多方的反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