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贵阳今年七月或为十年来最热 为何体感温度高些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14: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贵州省气象台消息,截止到本月26日,贵阳市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8.6℃,为近10年来极大值。今年七月,或将成为十年来最热的七月。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我跟烤肉的区别,就只差一撮孜然了;我不是胖,只是热得膨胀……”近段时间,各种吐嘈天气炎热的段子在朋友圈传开来,似乎连身处爽爽贵阳的市民都热得受不了。原本进入三伏天,热是应该的,但是数据显示,今年七月的气温比往年要热一点。

  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统计的数据看,从7月1日到26日,全省85个站有81个都出现了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情况,共计1156站次;有68个站超过30℃的日数比常年偏多1天以上;85站中纳雍、平坝、赤水、安龙、白云都是历史同期最大值,其中最长的是赤水站,长达25天,为历史同期最大值。

  在此期间,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30.3℃,为近10年来次极值(极值为2013年30.6℃);平均最低气温22.2℃,与2010年同为近10年来次极值(极值为2013年22.4℃)。

  而贵阳站平均最高气温为28.6℃,为近10年来极大值;平均最低气温21.3℃,为2000年以来及近10年来极大值。虽然包揽了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两项次极值,但不容置疑的是,仍没突破30℃“红线”,不负“爽爽贵阳”的称号。 (杨春竹 记者 谭书婧)

   链接

  为何体感温度要高些

  从数据上看,今年确实比往年热已无可争辩,不过仍有一些市民有这样的疑惑,感受到的温度比气象部门统计出的实际温度更高一些。

  对此,省气候中心专家段莹解释,气象部门统计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人体感知的温度是太阳直接照到皮肤带给人们的灼热感,属于太阳直接升温,而非气温。而气象温度测定的是太阳照在地面后,返回空气的实际温度。经过这一地面返回的过程,空气温度会比人体直接感知的温度低。

  同时,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

  段莹补充说,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市民体感温度更高一些,还有部分原因是城市里钢筋水泥很多,这样的热辐射多了就引起空气温度的升高,形成了所谓的“热岛效应”。而且现在城市中都是高楼大厦,有些大楼还采用玻璃墙,使热辐射更大,给人感觉气温也很高。

  还一个可能被大家忽视的原因是,人体本来有较强的耐热能力,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皮肤就会通过流汗加速散热,确保体温不会过度升高。但是电扇、空调等降温产品,正在夺走人们的耐热本领,市民也就越来越不“耐热”,就会感觉天气变得很热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