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毛泽东的三封家书承载了什么?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泽东的三封家书承载了什么?

2016-06-25 11:06

【摘要】 一代伟人,一封家书,一生典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品读红色家书,弘扬家风榜样,湘纪君为您解密一批湘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书。纸短情长,字见风范,透过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家书,让我们一起品味其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典故事,感受其所承载的优良家风,汲取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分期推出,敬请分享。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其家书充满了父爱和革命情怀。
家书之一
 “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岸英、岸清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清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等在中南海家中。
    毛岸英、毛岸青是毛泽东与杨开慧所生子。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将“岸青”写成“岸清”,为让读者领略到伟人书信的原貌,我们不作修正。
    就像世上所有的父母那样,毛泽东对子女的读书学习也是抓得很紧的。只要一有机会,酷爱读书的他总是愿意在家书中勉励子女多读书,向他们推荐各种好书,并传授自己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写这封信的1941年,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都在苏联念书。毛泽东很关心他们读书的情况,1939年8月,毛泽东曾去信给毛岸英兄弟,告诉他们已托时任中国共产党驻西安代表林伯渠买了一批书寄给他们,这封信提到这批书未成功寄达。毛泽东也在信中经常提到自己的读书情况,如1939年8月的信中即说他近来“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

家书之二
“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
岸英:
    告诉你,永寿(注释:即毛岸青,毛泽东的次子)回来了,到了哈尔滨。要进中学学中文,我已同意。这个孩子很久不见,很想看见他。你现在怎么样?工作,还是学习?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你给李讷写信没有?她和我们的距离已很近,时常有信有她画的画寄的,身体好。我比上次写信时更好些。这里气候已颇凉,要穿棉衣了。再谈。
      问你好!
                                         毛泽东
一九四七年十月八日

    在子女身处异国他乡或经历困难时,毛泽东总是鼓励他们要坚强起来,心系国家和人民,努力在政治和事业上追求进步,不断磨炼毅力和品格。1946年1月,毛岸英回国后,毛岸青仍然留在苏联。毛泽东很牵挂他,于是写信鼓励他“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给予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并不放任自流。1947年毛泽东在写给毛岸英的信中,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家书之三
 “你不会再做河伯了”
李讷娃:
  刚发一信,就接了你的信。喜慰无极。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爸爸
  一九六三年一月四日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这是毛泽东1963年1月4日写给小女儿李讷的信。当时,23岁的李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念书。《庄子·秋水》中讲到有一个自大的河伯,见到百川灌河,水流巨大,欣欣然有喜色,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看到无边无际的北海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河伯正是毛泽东信中所说的翘尾巴、自以为是的人。
    毛泽东对李讷的大学生活十分关注,始终给予处在痛苦与困惑中的李讷鼓励。十一天后,即1963年1月15日,毛泽东又去信给李讷,信中说她“大有壮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评,大有痛苦、伤心,都是极好的”,并鼓励她要合群,多与同学们交心,因为“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大有可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