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2015年5月8日拍摄的温泉村(钟传坤摄);下图:2016年2月21日拍摄的火灾后的温泉村(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影报道(拼版照片) 原标题:“火烧连营”缘何“防不胜防”?——贵州剑河“2·20”寨火事故追踪 新华社贵阳2月2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杨洪涛)2月20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寨火,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温泉村120名群众“瞬间”无家可归。虽然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但60栋房屋化为一片废墟,令人惋惜。 以木质结构房屋为主的黔东南地区,火灾为何蔓延如此迅速?近年来频发“火烧连营”式的寨火,“防不胜防”的原因何在?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剑河县温泉村火灾现场,进行了追踪调查。 2月20日拍摄的贵州省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火灾现场(手机拍摄)。新华社发 “没见过这么大的火灾” 温泉村地处剑河县岑松镇,因村附近有多处温泉得名,该村共有589户2306人,村民散居在7个自然寨中。发生寨火的地方是其中一个名为“内寨”的苗寨。内寨位于山坡上,山势较为陡峭,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当地群众居住较为密集。2011年该村被评为“贵州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近年来,随着温泉资源的开发,原居住在内寨的部分群众已移民搬迁。 20日18时许,内寨的一户村民家着火,引发火灾。新华社记者21日凌晨1时许到达现场时,在对面一个山坡上仍能看见火灾发生地有零星的火星,闻到较重的烟味儿。 “当时,我正在山下的街道上和大伙儿聊天,突然发现山上冒烟,我们就赶紧往山上跑。”温泉村村民欧政成告诉记者,等他跑上山后发现最先着火的房屋已经烧到房顶。 “我家就在着火那家隔壁。”欧政成说,他和10多个年轻人赶紧找来水桶、脸盆等器皿从自来水管、水缸里接水救火,“但火势太猛了,根本不管用。” 2月21日凌晨,消防官兵在现场救援。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多名目击群众告诉记者,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蔓延,越烧越大。 接警后,剑河县立即组织消防、公安、民政、医卫等部门赶赴现场组织施救。经过上千名干部、群众全力施救,寨火于20日23时许被完全扑灭。 新华社记者21日清晨在火灾现场看到,过火区域已是一片废墟,现场散布着碎瓦片、碗盘碎片、钢筋等,尚未完全燃烧的木头随处可见。一些受灾群众围在自家被烧毁的房子附近。 “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火灾。”回忆起20日发生的寨火,今年66岁的欧秀文老人依然心有余悸,他家的房子有4层,下面两层砖房已成废墟,上面两层木房已经完全烧光,加上家具等用品,损失较重。 据事故救援及善后工作领导小组通报,此次事故共造成120人受灾,无人员伤亡,60栋房屋被烧毁,其中30栋为移民迁出后的空房。目前,火灾原因调查及相关善后工作仍在进行中。 2月21日,温泉村一名村民在自家房屋的废墟上哭泣。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火势为何蔓延如此迅速? 多名参与火灾施救的干部群众告诉记者,当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很快变成一片火海。目前,引发火灾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然而,当天18时许即发现起火,为何直至23时才完全扑灭?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部分消防设施没有发挥作用。记者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对温泉村消防工作投入了不少精力,单从设施方面看,在全县都算是比较好的。在火灾现场,记者在几处被烧毁的房子附近看到,有消防水管、消防水池、消防栓等设施。 “当时,我用扳手拧消防栓,可是放不出水来。”一名参与救援的群众告诉记者,发现没水后,只能找水桶、脸盆接水救火,后来消防车来了,从山下抽水上来,才慢慢控制了火势。 二是木质房屋且居住密集。岑松镇党委书记饶杰分析说,村寨的房屋非常密集,每栋房子之间的间隔很近,加上地处坡度二三十度的山坡上,村民的房子多是砖木结构或是纯木质结构,火势增大后很难控制。 “我们到了现场后,一边组织用水灭火,一边组织破拆房屋,建立隔离带。”饶杰说,火势实在太猛了,起火点位于半山腰,借着风势,迅速一直往山上蔓延。 三是近期“天干物燥”。一些干部群众反映说,近期当地持续高温、干燥也是导致火势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天气太干了,有半个多月没下雨了。”温泉村村主任欧秀祥说,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是“大太阳”,有几天的气温还超过了20摄氏度。 这是大火后的温泉村(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频发的寨火为何“防不胜防”? 目前,剑河“2·20”火灾事故善后工作仍在进行中。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消防也在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据了解,近年来,黔东南实施50户以上无间距连片木质结构房屋自然村寨消防规划编制,实施“六改”工程(寨改、水改、电改、房改、厨改、路改),配备消防设施和装备,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经费2.2亿元,对全州157个50户以上木质结构连片村寨实施“六改”工程。然而,每年不同规模的寨火为何仍时有发生? 记者采访多名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到,他们也对频发的寨火、火灾感到“头疼”“揪心”和“防不胜防”。 “每一栋木质房屋都是一个潜在火源点。”黔东南州一位长期分管农村消防工作的干部说,由于历史和生活习惯等原因,黔东南州50户以上的自然寨有3922个,几百户集中连片的寨子随处可见,绝大多数为木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耐火等级低,居住密集无间距、无防火分隔,存在危险。 部分群众用火方式落后,用电方式失当,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人为因素是火灾频发主因。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黔东南地区,很多农户用火大多以木柴、木炭、杂草等为主,多数村寨还保留在房屋二楼的木地板用火的习惯,无疑造成较大隐患。 据黔东南州通过对近10年来发生的火灾分析发现,因日常生活不慎引发的火灾占23.6%,因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的占17.3%,一半以上的火灾引燃点在厨房、火塘。 剑河县多名干部分析说,现在农村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电暖炉等家用电器不断普及,用电负荷激增,但有些村民安全意识淡薄,买插座买电线时,只图便宜而不管质量优劣,埋下了安全隐患。 此外,消防基础设施欠账多,交通“最后一公里”不畅,在火灾初期难以及时扑救,容易导致“小火”引发“大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