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怀化:守护少数民族地区食盐安全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20:3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食盐,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也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关系到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可以说,没有食盐安全,就没有食品安全。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销售假盐案件时有发生:去年10月,广东查获50吨假盐;今年3月,贵州破获一起假冒食盐系列大案,涉案假冒食盐1992余吨……

  湖南是我国食源性缺碘较为严重的省份,偏远山区、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碘缺乏病患者达56万人。1995年,湖南实行全民普食碘盐,并于2000年成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而食用假盐,可能会引起碘缺乏病反弹,并对人体造成其他危害。那么,湖南盐业如何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盐,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红网企业频道推出“健康生活·从盐开始”系列报道,带您走进湖南各地,尤其是偏远山区、边界地带,告诉您湖南盐业如何守护老百姓的“盐罐子”。

5月5日,通道县盐业公司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陇城镇中步村,穿过泥泞的田间小路,前往侗族人家检查“盐罐子”。
通道县盐业公司总经理杨良顺(左)发现一户侗族婆婆家用的是腌制盐,他告诉婆婆,平时炒菜最好用加碘盐。
通道县疾控中心和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陇城镇中心小学,对学生的尿碘及家里的食盐进行抽样。
通道县盐业公司的配送车只能到达陇城镇雷洞村村口,离配送点还有近500米,两名配送员只能将盐扛着入村。

  5月6日,会同县盐业公司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地灵乡,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科学补碘知识,了解村民的需求。

  相关文章:

  【健康生活·从盐开始】宜章:检查细到夜宵摊 4年多无假盐案

  【健康生活·从盐开始】娄底:当老百姓“盐罐子”的好管家

  【健康生活·从盐开始】郴州:守好湖南食盐安全的“南大门”

  时刻新闻记者 童妙 通讯员 蔡勇 怀化报道

  5月5日,天气晴朗。一大早,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通道侗族自治县分公司(以下简称“通道县盐业公司”)的配送人员从县城出发,沿209国道行驶40多公里,再顺着盘山村道到山顶,又往下到山脚,行驶近10公里,来到了怀化市通道县陇城镇洞雷村。

  由于配送车只能到达雷洞村村口,离配送点还有近500米,两名配送员只能将盐扛着入村,一个来回,便满头大汗。

  心中有数,把合格碘盐送到偏远少数民族地区

  “这次送了半吨盐过来,下个月还要送一次。”通道县盐业公司配送员杨光磊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告诉记者,洞雷村与广西交界,侗族人比较多,村里1800多人的食盐都是通过盐业公司的配送点购买。

  杨社团就是雷洞村的食盐经销商,配送员才到村口,她就迎了出来,满脸都是笑。“刚开始都是进货的时候搭配着进一两件食盐,每天只有一趟班车,还不能进村,很不方便!”杨社团一家在雷洞村开店有14年了,头两年都是这样的情况。2004年,通道县盐业公司开始实行食盐普送,进村入户把食盐送到各个经销商家,杨社团家也成了受益者之一。“现在真是方便得很!我们和盐业公司的关系可好了!”杨社团笑着说。

  杨光磊回忆,有一年,配送车从雷洞村返程时,遇到山体塌方,车子出不去。雷洞村十几个村民主动帮忙,“有的帮着挖路,有的村民为我们做好了饭,还帮我们把衣服烘干了,特别感动,像家人一样。”

  通道县盐业公司总经理杨良顺介绍,由于通道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有汉、侗、苗、瑶等13个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民俗习惯纯朴,饮食习惯比较原始,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群众对碘盐的认识较难到位。目前,通道11个乡镇,共139个食盐配送点,其中105个分布在各个乡镇,最远的配送路程有130多公里。

  “我们的配送人员每年有200多天都是早出晚归。”杨良顺告诉记者,侗族人有做腌菜的习惯,一般过年前都会把盐一次性买好。每年春节前夕,配送员的工作量最大,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不管路途多远,天气多恶劣,都得把食盐送到需要配送的地方。“都是先了解库存量,做到心中有数,再算好时间有针对性地送。”

  进村入户,守护老百姓“盐罐子”的安全

  湖南是我国食源性缺碘较为严重的省份,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碘缺乏病患者达56万人,尤以湘西、怀化为重。1995年,湖南实行全民普食碘盐,并于2000年成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今年的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对盐业工作者而言,这个日子则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地灵乡位于怀化会同县西南部,西连贵州省天柱县地湖乡,2个乡镇犬牙交错,2公里距离交错4次。

  5月6日,恰逢地灵乡赶集的日子,街道上人来人往。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会同县分公司(以下简称“会同县盐业公司”)和会同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地灵乡,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科学补碘知识,了解村民的需求。

  “会同县有6个乡镇和贵州交错,条件相对艰苦,老百姓的收入比较低,偏向于选择购买便宜的食盐。”会同县盐业公司总经理刘剑介绍,独特、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食盐品种、价格、规格存在差异,私盐侵销现象时有发生,给食盐监管、普及科学补碘带来很大难度,盐业公司只有不断加强宣传、将配送渗透到每家每户才能有效保障老百姓的食盐安全。

  而就怀化市整体而言,怀化13个县(市、区)有麻阳、洪江、通道、新晃、会同、靖州、芷江7个县与外省交界,48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0%。“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口构成加大了食盐监管的难度,也对盐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怀化分公司总经理李鹏说。

  杨良顺就是侗族人,每次到侗族人家,他都是用侗语与村民交流。5月5日,杨良顺和通道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陇城镇中步村。中步村是侗族村寨,鼓楼、凉亭等侗族建筑结构精巧,穿过泥泞的田间小路,再拾级而上,杨良顺一行来到了一位侗族婆婆家。

  侗族婆婆家很是简陋,木房子内几乎没有家电,走进厨房,侗族婆婆拿出自己的食盐与杨良顺用侗语交流了起来。杨良顺告诉记者,他发现婆婆家平时炒菜用的是腌制盐,细细一问,才知道婆婆有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儿子,担心食用加碘盐会对儿子身体有影响。杨良顺耐心地跟婆婆交流,告诉她食用加碘盐不仅对身体无害,而且有好处,临走前还掏钱给婆婆,一再叮嘱她去买些好吃的。

  防治碘缺乏病,从孕妇、孩子抓起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每年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前后,湖南各地疾控部门与盐业公司都会深入各乡镇的街道、学校及村组,联合组织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

  通道县疾控中心地慢科科长孙廷兰告诉记者,今年通道县按东、西、南、北、中的原则进行随机抽样,每个乡镇抽取8~10岁的儿童40名(男女各半)、孕妇20名,主要对学生、孕妇的尿碘及家里的食盐进行抽样检测。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从孕妇10月怀胎到小孩一两岁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孕妇和小孩不注意科学补碘,可能会导致孕妇早产、流产等,胎儿畸形发育,小孩智力低下、体格弱小等。”孙廷兰介绍。

  5月5日,通道县疾控中心和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第一站陇城镇中心小学。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食盐,排队交盐、取尿。
“你知道什么是碘吗?”

  “碘是盐里面的东西。”

  “那不吃碘会有什么危害?”

  “会得大脖子病。”

  “你知道什么食物里含碘吗?”

  “海带。”

  一问一答下来,陇城镇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吴乐萍的回答让工作人员倍感欣慰,“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做。”

  “我们与疾控部门有20多年的合作了,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怀化的碘盐覆盖率达97.5%。”李鹏介绍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