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遵义老红军传承红军精神 坚持捐资助学二十余年

[复制链接]

9094

主题

919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6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4: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
    在遵义,有这样一位老人,他14岁参加革命,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兢兢业业;退休后坚持捐资助学,让困难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致力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抱病坚持宣讲革命历史。
    他就是老红军李光。
    在亲人眼中,李光一生节俭,对子女要求尤其严格,很多时候甚至不近人情;在受资助学生眼中,李光和蔼可亲,用自己大部分工资资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在学校教师眼中,李光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热衷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学生们一遍遍讲述着红军的故事;在遵义党员干部们看来,李光用他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党章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38个字的含义。
    从1994年起,遵义籍老红军李光先后资助了1699名孩子,捐助总额40多万元。

    二十余年捐资助学
    “旧社会我失去读书的机会,今天看到孩子没有学习机会我很心痛。作为一名老党员,尽力帮学生实现读书梦,是我应尽的责任。”李光的话语朴实而真切。
    李光勤俭节约,日常起居简单朴素,从来不曾为自己的事找过组织和上级的麻烦。1987年,李光担任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自此他把更多的精力和爱心投向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投向了教育事业。
    20多年来,李光的足迹踏遍了红花岗区海龙、巷口等乡镇的山山水水,让1699名孩子重新回到课堂,捧起了心爱的书本。桂花小学因为得到李光的长期捐助而更名为“李光希望小学”。
    1994年底,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活动行程首先去了海龙镇桂花小学,当时已年过七旬的李光在学校环视一周,发现操场上竟然没有他熟悉的五星红旗,再到教室里一看,千疮百孔的泥土墙根本挡不住呼啸的寒风。而孩子们的课桌是由两个树墩搭起一块木板组成,坐的凳子也是如此。
    回到家后,李光彻夜未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孩子们认真读书的眼神,冻伤的小脸、小手。李光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在同样的年龄,他给地主放牛打杂,读不上书,导致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在李光担任营长期间指挥的一次战斗中,上级在夜间下达了“拂晓前撤退”的命令。李光不懂“拂晓”的意思,偏巧当时文书不在,结果到第二天天亮,李光才集合队伍撤退,但为时已晚,部队被敌人包围,损失不小。这一惨痛教训让李光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
    “不能让孩子们读不起书!”寂静的夜里,李光萌生出拿自己的退休金捐助桂花小学的想法。第二天上午,李光买了100套棉衣亲自送到桂花小学孩子们手上,并现场捐赠5000元,用于学校买红旗、做课桌。从那时起,李光每年向学校捐助1万元支持贫困孩子读书。
    1998年,为弘扬李光这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红花岗区政府决定把桂花小学更名为“李光希望小学”。希望之光照进了这所贫困的学校,许多孩子受李光的资助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从1994年起,李光每年都用工资救助山村失学学生。他定下计划,每年要向贫困学生捐款1万元。2007年至2009年实际每年捐款1.5万元,从2010年起,每年捐款2万元。当有人问及李光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子女时,96岁高龄的李光说:“孩子们都有工作,生活还过得去。山里的贫困孩子想要改变命运就要靠读书,不能让想上学的贫困孩子读不起书。”
    李光一直坚持义务为市内外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制教育讲座,受教育人数达数十万人。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等革命圣地处处留下李光的身影,他一遍一遍地讲述着红军长征的故事,讲述着革命前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业绩。李光把镌刻在他记忆中的往事化为涓涓春水,浇灌进孩子们的心田。在这些重现的往事中,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净化。

    大爱换来桃李芬芳
    6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海龙镇桂花村河坎村民组的李光希望小学。当记者问在操场上玩着游戏的孩子们知不知道李光爷爷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知道!李光爷爷是红军爷爷,经常给我们讲红军打仗的故事。”
    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徐明椿,目前是遵义城区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部负责人。徐明椿告诉记者,现在的她是父母眼中的骄傲,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可谁能想到,能够好好读完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对她来说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多年前,徐明椿差点因为交不上学费而被迫辍学。
    徐明椿小时候家庭条件较差,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每年到了开学季,父母都会为孩子们的学杂费而苦恼。徐明椿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家里实在交不起学费了。看着父母的满面愁容和佝偻的身影,徐明椿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
    徐明椿的情况在当时的桂花小学并不是个例。当徐明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班主任时,感到痛心的班主任却只能无奈地默许。报名那天,正在家里帮忙做农活的徐明椿忽然接到了班主任的通知,称有个叫李光的好心人捐了一笔钱给像徐明椿一样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们,帮助他们继续上学。得知这个消息,徐明椿全家人开心不已。
    那时年幼的徐明椿对李光的事迹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遵义的老红军,参加过红军长征,屡立战功。直到后来徐明椿才慢慢知道,李光令人敬仰的不仅因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因为他长期致力于爱心捐资助学,因为他内心深处永不磨灭的“红色情怀”。
    除了捐资助学,李光还曾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在各中小学校一遍又一遍地向孩子们讲述着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英勇事迹。李光的爱心资助,更是在精神上对孩子们的鼓励和鞭策。在帮助贫困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李光无形中也将一份厚重的责任交到孩子们的肩上,让孩子们用心感恩,回馈社会。
    徐明椿说:“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竭尽所能地传递爱心,关心和培育下一代,将李光爷爷播撒的希望种子和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说到李光对自己的恩情,遵义市朝阳小学六(3)班的刘勖龙很激动:“是李光爷爷让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更加眷念知识殿堂,也让我懂得了要学会感恩。”
    刘勖龙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身体不好,家中靠父亲打工挣得的微薄收入和政府低保救济维持生活,新衣服、新文具、课外书对刘勖龙来说都是“奢侈品”。学校老师知道刘勖龙的情况后,为他争取了李光贫困生资助金。每年有了这笔雪中送炭的助学金,刘勖龙购买了文具和课外书,每天还喝到了鲜牛奶。在李光的资助下,刘勖龙把学习和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当作动力和挑战,除了学好课堂知识,他还积极加入了学校少先大队成为一名学生干部。
    在李光家里有厚厚的一叠信件,诉说了受助学生们的无尽感激:“李光爷爷,谢谢您给我们捐钱。长大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我一度想退学,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是您捐钱给我,并鼓励我好好学习,让我放下思想包袱回到课堂。如今我考上了大学,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次提笔给爷爷写信,内心无比激动。我想您一定想知道我的成绩如何,我现在告诉您:总分第一。”……
    从2001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患有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重病,经常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家人都劝李光不要太劳累,但他却说:“这点病痛算什么!能够传承长征精神,让子孙牢记不朽的历史,时刻关注贫困学生,我就能够忘了病痛。”正是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谱写了老人生命的传奇。
    李光获得过三次全国表彰、三次全省表彰和2006年红花岗区“十佳社会事务工作者”、2007年度“十大感动遵义人物”称号。
    2014年红花岗区委、区政府再次号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李光同志学习,在下发的《关于表彰李光同志的决定》中这样写道:老红军李光同志生活朴素,勤俭节约,数年来,将省下的工资25万余元无偿捐赠给困难学校和贫困学生,充分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和长征精神,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学习典范。

    艰苦朴素奉献一生
    李光向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李光讲述革命历史。
    李光对贫困学生进行捐赠。
    李光的外孙马征是红花岗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的名字正是外公取的,“征”字取自“长征”。
    马征小时候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告诉班上的同学——外公是一名老红军。但在全家人看来,外公却是一个没啥“人情味儿”、还特别“抠门儿”的倔老头。
    马征说,从他记事起,外公就一直穿着同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外套、一年四季都戴着同一顶旧军帽。这么多年来,外公几乎没给自己添置过什么衣服,为数不多的几件新衣都是马征的母亲和姨妈们实在看不下去才非要买来送给他的,而且还不敢多买,买一次外公可能会默许,买两次却会换来他一顿说教,教训她们浪费,坚决让她们把衣服给退了回去。外公的一日三餐就更简单了,每天要么是一碗白米饭加一小碟青菜,要么就是一碗素面条,几十年如一日。看着他吃饭时那满足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美味佳肴。
    马征说到外公“抠门儿”,是因为大舅在家人面前念叨了多年的一件小事。大舅结婚时,外公只给了9包、当时总价不到3元钱的香烟。为什么是9包呢?原来,外公有着几十年烟龄,只是他平时很节约,没抽过什么好烟,所以趁着大舅结婚,他自己也“奢侈”了一回,硬是“克扣”了1包揣进自己腰包。
    马征说外公没啥“人情味儿”,是因为外公从不像别的老人一样溺爱自己的子孙,也从未给过孙子孙女压岁钱、买过玩具。从李光那里,他们得到的只有“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这句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的“唠叨”。即便子女工作单位不景气,外公也从未给予过一丝帮助。
    然而,在家人心中,李光更是一位无比坚强的战士。
    李光参加过强渡乌江、激战青杠坡、遵义战役、四渡赤水、华北敌后游击战、激战神头岭、百团大战、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著名战役,曾荣获三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这些战斗经历或许激动人心,但在家人们看来,最惊心动魄的反而是李光同病魔作斗争的日子。
    2000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为直肠癌、皮肤癌、重症胰腺炎。老人在诸多病痛的折磨下,却从不言痛。马征记得有一次在病床前陪伴外公换插管,老人紧紧抓住马征的一只手不停冒汗和颤抖,然而在他脸上却只有坚毅和淡定的表情。老人在几次手术后,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十分虚弱,再加上做了前列腺手术,长期都在腰间插着一根管子,行动很不方便。但只要有人需要李光去讲革命故事、长征精神,他就会拿出万分的热情,不顾年老体弱、病痛折磨,风雨无阻地坚持为学校、部队、机关、工厂、农村作宣讲报告。
    “我要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都永远牢记这段不朽的历史。”李光说,在他有生之年,会继续将长征精神传讲下去,让后人铭记今天得来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参加了几十年的革命,这辈子,始终都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入党誓言,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李光坚定地说,这是他在党旗下的誓言,他要用一生去践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