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9月17日—18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六届五次理事大会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全国100余家地市报的负责人,围绕“如何推动中国地市报业加快发展和在创新中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参加了湖湘文化之源交流、“百家党报秀南岳”采访活动。本报从今日起开设“百家党报秀南岳”专栏,报道衡阳文化、工业、交通等的发展变化。 ■本报记者何锐 在蜿蜒千里的湘江中游、五岳独秀的衡山之南,有一座文化名城,被誉为博大精深“湖湘文化”的源头——衡阳。昔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衡阳又称“雁城”,享有“寰中佳丽”美誉。 衡阳湘江东岸矗立的湖湘文化走廊,集中展示了衡阳51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向人们诉说着衡阳深厚的湖湘文化和鲜活的古今传奇。 宋绍兴3至4年,胡安国父子定居南岳,在南岳书院开坛讲授《春秋》,宣扬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湖湘学派自此发端。 在此期间,胡安国完成了《春秋传》30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100卷、《文定集》等理学著作,开创了以“经世致用”等为灵魂的湖湘文化学,后其弟子受邀前往岳麓书院任山长,湖湘文化始由衡阳移至长沙。 曾国潘在《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中写道:“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石鼓书院和船山书院。位于蒸水湘江交汇之处的石鼓书院,既是中国四大书院中创造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两位皇帝赐匾额的书院。古代著名诗人、词家和思想家韩愈、周敦颐、朱熹、张轼、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王阳明等均到过此地,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船山书院则是清末最著名的书院。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船山书院“海内传经问学者踵相接”,“岳麓、城南、渌江书院学子纷纷南下”,一时有“学在船山”之称。 一座具有美好未来的城市,必然异常珍惜自己的历史;一个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地区,必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用文化把脉城市规划,用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掀起了文化广场、文化馆所、文化景点、文化遗址、文化商圈等项目建设热潮。 改造升级古衡阳八景中的雁峰烟雨、岳屏雪岭、西湖白莲;在湘江东岸,先后拆除近10万平方米的建筑,改扩建了湘南学联、欧阳故宅、彭玉麟公馆,打造了明清文化一条街;发展抗战文化,改扩建了抗战纪念城、南岳忠烈祠、陆家新屋等抗战遗址……通过对一批文化遗迹和景点的保护性建设,衡阳千年文脉得以重新点亮。 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中,衡阳突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特色的湘南重镇、现代宜居城市等定位,对重大文化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重点以“三江六岸”为脉,围绕湘南学联、东洲岛等标志性景区,打造十里文化长廊;着手打造中南第一盐湖景区——衡阳福海文化旅游休闲公园;规划以衡阳云集产业文化科技园区为平台,推进印刷产业、文化创意等集群集聚…… 与此同时,“石鼓书院大讲坛”、“衡岳讲坛”、“衡阳市民讲堂”等150多个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宗旨的讲坛,在衡阳各地风生水起;余秋雨、于丹、王世明、陈晋、纪连海等知名专家学者来衡讲学,场场火爆;“文明新风拂雁城”、“春满衡阳”、“和风衡州”、“幸福衡阳”、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等品牌“文化大餐”,更是将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