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怀化休闲农业:不是小苹果,照样混得火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2:3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营业场所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如此很会“找地方”的休闲农庄,在怀化已然星罗棋布。(资料图片)

正当一曲脍炙人口老少咸宜的《小苹果》在神州大地盛演不衰之际,作为假日经济重要组成内容的休闲农业,也是混得有模有样,红红火火。在怀化,休闲农业这只琳珑剔透、令人闻香识味的“小苹果”,被一个个火爆异常的黄金周渐渐放大,终致撩开真容面纱——

“农家乐”正长大成人

普罗大众多半习惯于管休闲农业叫“农家乐”,殊不知昔日土得掉渣的“农家乐”正日新月异长大成人,出落得亭亭玉立明眸善睐。怀化市农业委副主任张学龙介绍,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很快,相关企业已有375 家,年接待游客400 多万人次,年度营收5.77 亿,其中年收入100 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达到65 家。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市休闲农业企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速为22%。“全市现有国家四星级农庄2 个,省星级以上休闲农庄35 家,其中五星级18 家、四星级12 家、三星级5 家。”他说,怀化日月湖度假区、大湘西民族园、怀化叠翠兰亭农庄、鹤城区佳麓山庄、靖州青龙界休闲农庄等,已被打造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影响较强的休闲农庄。

怀化休闲农业,产业特色正逐步显现。据介绍,既往“农家乐”早已脱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单一经营模式,逐步朝向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等多类型、多业态形式发展,地方区域特色更加显现,适应了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2014 年,全市休闲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发展到4.85 万亩,带动周边1.5 万多户农民新建种、养基地7900 余亩,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 万余人,人均发放工资1.2 万元,已成为新时期拓展农业增收,引领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乡风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延伸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依托休闲农业坚实的平台,相关创建活动成效显著:通道、麻阳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这是农业部三年在全国2864 个县中,创建100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活动里唯一有2 个县获此殊荣的地级市;麻阳万盛休闲农庄种植的万亩“香橙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田园”称号;怀化日月湖的“万人合拢宴”,通道的“芦笙表演”、“侗族耶啰耶歌舞表演”、沅陵的“花朝节”庆典,被国家农业部入选民俗节庆活动项目;新晃生产的“侗藏红米”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怀化市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 - 2030 年》,以及《怀化市城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2 个规划,已于今年通过市政府评审,成为指导、引领全市休闲农业科学发展的总纲领。市政府还成立了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动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实践表明,凡是党委、政府重视休闲农业发展的地方,休闲农业就发展得快、取得的成效就好,人民群众就受益良多。”张学龙总结道,全市各地立足产业,突出特色,加大了对单纯的乡村娱乐、农家餐饮“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规划引导,充分发挥休闲农业企业三产联动的优势,突出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互动、与当地民俗文化、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提倡“一县、一品、一特色”,烘托出了如中方县“葡萄架下农家乐”、“中国南方葡萄沟”等一批休闲农庄优质品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彰显。与此同时,利用怀化市休闲农业协会这个渠道机制,全市各地休闲农庄负责人、主管部门人员,先后赴台湾、长沙、上海、浙江等地,专题考察休闲农业,加强与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

良机与危机都很张扬

中国侗文化城(即怀化日月湖度假区),堪称休闲农业区域版本的“老字号”与“带头大哥”,10 月23 日,其相关负责人刘新琴接受记者访谈时充满歉意,解释说“这几天刚好准备接团,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没时间谈更多”,坦承“这个时候,生意、团队、业绩比什么都重要”。据悉,今年以来主要靠同学聚会和企业庆典支撑的日月湖度假区,经营业绩同比去年逊色不少,去年也只是“还可以”,显而易见,即便是成熟的休闲农业项目,依然难脱“吃政策饭”背景。

“美丽乡村的基础建设还不到位,旅游配套、接待设施不足,这条明显的短腿,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据青龙界山庄老板黄永泰观察,在怀化,不少农村地区的生态、植被的保护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乱砍滥伐屡禁不止,侵占林地现象极为严重,使得休闲农业赖以承载的物质平台受到不同程度侵蚀。他认为,做好休闲农业,就必须建好美丽乡村,及时跟进旅游强市战略目标,这样才能亮点频出,发展有后劲。

欣欣向荣的怀化休闲农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总体上仍处起步阶段,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整体规模偏小,经营资源尚处低、小、散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导致在发展建设中出现项目设计雷同、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无序发展的状况,部分休闲农庄因此规划建设起点不高、设施简陋、内容单调。

“产业支撑也不强。”市农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怀化科技型、知识型休闲园区较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现象,致使行业发展后劲不足。调查表明,怀化多数休闲农庄以及其它类似项目,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经营人才,从业者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与此同时,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设、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也比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

思维理念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性羁绊。上述负责人表示,全市部分地方对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迄今认识不足,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上考虑,缺乏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应急、应景、应付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得到解决。”

危机凸显,良机更是张目。怀化作为武陵山区的农业大市,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交通手段完备先进,为发展休闲农业铺垫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广大旅游者和普通市民,对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该负责人认为,怀化休闲农业已经步入最好、最快的发展历史时期:一方面,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50 元,享受型消费比例将不断增大,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内部客源;另一方面,凤凰古城、张家界、桂林、梵净山等怀化周边成熟的旅游景点(区)的急速扩张,客观上使得怀化已处“旅游凹地”形态,为此地休闲农业发展,培植着日益增长的潜在外部客源。“资源优势战略机遇都需要精准把握,科学运用。”他说,“怀化只有比别人出手快、出手准、出手稳,心无旁骛、苦练内功,才能抢占发展高地,培植发展后劲,休闲农业才能人有我强,异军突起。”

直面“去公款消费化”后时代

休闲农业运作,有待改变游戏规则,加快实现产业转型。

青龙界山庄开张三年多以来,黄永泰渐渐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经营方式单一,主要靠餐饮加公款(消费),渠道狭窄”。此山庄以往仅凭住宿餐饮,一年下来好歹有个六七百万收入,现在公务接待基本没有了,餐饮只能勉强保本,稍有不慎就会亏损。解困套路在于架构“休闲农业+ 项目开发”,山庄正着手修建旅客游步道、防水拦河坝等基础设施,并增加鱼塘、加工厂房等生产设施,拉长产业链条,挖掘业绩纵深,不但为农庄做匹配,还能为打造休闲养生社区品牌做铺垫。

融资模式也需调整。一位浸淫休闲农业多年的专业人士透露,他一直没有引进合作伙伴,如果搭建“休闲农业+ 项目开发”发展平台,就必须理性融资,走合作开发的路子。他说部分从房地产行业退出的老板及其资金,曾与他沟通过,想要进入休闲农业,“他们来过我的山庄,考察过我们的经营状况,研究过我们的资料,但我发现他们不懂这个行当,所以我还下不了跟他们合作的决心,暂时还没发现合适对象。”他同时承认,“休闲农业+ 项目开发”与旅游(度假)地产能够有合作空间,关键在于找到契合点,“这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单打独斗毕竟难以做大做强”。

资料显示,公款消费对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业绩支撑的作用力,通常在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部分更多。今年至今,公款消费对日月湖度假区的“负面贡献”就超过20%。由拦门酒、合拢宴、篝火晚会整合而成的“侗家民族文化特色”项目,是日月湖的“招牌菜”,最近几年来一直凭它“打通关”,刘新琴却居安思危,认为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经营主体及其项目日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不能期望永远“一招鲜吃遍天”,而应不断推出更多经营项目,形成拳头和强项,德天艺术团就是这样一个相对强项,但其因近来演出机会不多,收入减少,待遇欠佳,20多名演职员中近半流失,碰到大型演出,不得不从外面请人。她建议政府扶持,为该艺术团提供更多演出机会,从一个侧面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面对“去公款消费化”后时代,鹤城区石门乡双村村支两委负责人黄秀佳则坦承“不求金不求银,只求政策能到位”。他说,佳麓山庄整个项目建成后投资总额将近一亿元,总体上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既能体现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又充分吻合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发展休闲农业,双村对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没有更多诉求,只希望将有关支持政策尽可能全面落实到位,我们的空间就会很大。”

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对于前景看好、带动作用明显,示范性突出的乡村旅游区以及休闲农业庄园,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土地、财税、基建等适度倾斜,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唯有如此,才能高屋建瓴,确保怀化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尽快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强势、优秀经营品牌,充分彰显资源禀赋。

“去公款消费化”后时代,恰逢怀化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张学龙透露,“十三五”时期,全市将高起点谋划休闲农业,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管理,提升品质。“还将进一步扎实做好休闲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他说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是规律所定,形势所需,人心所向”。(本报记者 杨林斌)




休闲农庄不但养身、养肺,同样养心、养眼,因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资料图片)



体验式度假,正在成为休闲农业的主要内容。

关于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 世纪3O ~ 40 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 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005 年10 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中国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等。“农家乐”模式是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体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应着力解决好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队伍短缺,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休闲农业后续发展奠定平台基础。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一直发展良好。近年来,台湾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以生产农产品为主到扩大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运输等。其观光农园不仅提供农产品,还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田园之乐的农业休闲区,这种“农业+ 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既能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同时又能实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本报综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