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湘潭8月31日讯“我爷爷的爷爷就是做伞的……”工艺伞厂的老板这样说到。早闻石鼓的油纸伞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8月30日上午,湘潭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湘潭县石鼓镇,在镇政府书记杨泽球的陪同下,对石鼓镇花楼村的一家手工制伞厂进行了专访。 走在乡间小路上,成员们发现这里的自然风光特别秀丽,随处可见成片的稻田、荷塘和竹林。据书杨书记介绍,石鼓镇楠竹、湘妃竹、杂木、桐油等制伞原材料十分丰富,也为这里制伞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实践团成员刚抵达花楼村,就发现这里每家每户都有有在做工艺纸伞。工艺伞厂门口放的成堆的竹子,走进伞厂眼前尽是五彩缤纷的纸伞。伞厂老板介绍,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制伞的,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现在伞厂一般先从村民手中收上来半成品,在厂里加工伞面,进行包装。他们的制伞成品一般都是运往长沙,再从长沙销售到国内外,远至欧美洲等国家。现场,工人们给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伞上作画,拿毛笔蘸着颜料在伞面上娴熟地点几下,笔锋转动左勾右挑。寥寥几笔,生动形象的中国风味的伞画就完成了。 石鼓镇的工艺伞大部分由手工制作,伞画题材多为中国画,如梅兰竹菊、喜鹊、仙鹤等,现在也拓展到了剪纸味、工笔味的画。功能也由单一的挡雨,拓展为、欣赏、装饰、收藏,深受游客的喜爱。为了使油纸伞产业可持续发展,石鼓镇还通过不断培养工艺伞制作人才和工艺伞绘画人才提高油纸伞的艺术含量。在石鼓镇及附近从事油纸伞制造有近2000人。各类大大小小的制伞企业和手工作坊40余家,油纸伞年销售额达到2000余万元。 令实践团成员惋惜的是,尽管传统的石鼓油纸伞华丽变身旅游工艺伞,远销国内外,带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但是石鼓油纸伞传人寥寥无几,传统的油纸伞制作工艺正在流失,正宗的石鼓油纸伞也渐渐离我们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