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析
严 强
芭蕉原生我国,属亚热带植物,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实用开发也以南部地区为主。芭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喜爱,也是文学作品乐于表现的对象,出现过不少的名篇佳句,寄托了人们丰富、美好的情感。芭蕉偏于阴柔清雅的审美特质颇符合文人意趣,历代文人的吟咏积淀了芭蕉丰厚的文化和情感底蕴,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
芭蕉叶美,文学作品多表现其色彩美和形状美。蕉叶青翠浓绿,平滑光亮,具有丝织品的质感。唐代徐夤《蕉叶》“绿绮新裁织女机,摆风摇日影离披”,把它比作“绿绮”;宋代张镃《菩萨蛮·芭蕉》“潇洒绿衣长”,把它比作“绿衣”;宋代王洋《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长恐天寒凭日暮,不将翠袖染缁尘”,将它比作“翠袖”。芭蕉叶面硕大,风中芭蕉犹如飘扬的翠旗,“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宋·宋祁《芭蕉》)“只应青帝行春罢,闲依东墙卓翠旗。”(唐·徐夤《蕉叶》)又像摇曳的凤尾,“忽疑鸾凤过,翠影落金渊”(宋·张方平《芭蕉李都尉宅金渊阁分题得渊字》),“凤翅摇寒碧,虚庭暑不侵”(宋·姚孝锡《芭蕉》)。最有情趣的是展而未展的蕉叶。唐代钱珝《未展芭蕉》日:“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未展蕉叶好像“一缄书札”,更像少女犹卷芳心。
芭蕉是传统园林造景的绝佳植物。它经常与太湖石、石笋、黄石等配置一起,多置于墙拐、院角、路侧等处,富有情趣。芭蕉柔和流畅,怪石嶙峋突兀;芭蕉轻盈灵动,怪石静穆庄重。蕉石搭配,颇符合刚柔相济之道。在怪石的映衬下,更加突显芭蕉之清雅秀丽。“芭蕉倚孤石,粲然共幽姿。”(明·徐贲《斋前蕉》)“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宇。”(明·高启《题芭蕉》)芭蕉如同清雅明丽的绿衣女子,依靠在孤石之上,姿态优美。江南园林斋馆的窗外,往往植修竹、芭蕉,置奇石,成为李渔所说的“尺幅窗”。如果芭蕉当窗,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蕉窗”,“窗虚蕉影玲珑”(计成《园冶·城市地》),饶有画意。窗外的芭蕉除了晴天遮荫,还可增添翠绿,雨天听雨,更是听觉享受。风起时,芭蕉叶婆娑起舞,池塘潺潺水声,波光粼粼,随着光线的转移而呈现不同景观。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致。耦园的一幅典型的园林楹联“卧石听涛,满山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特有的意境。
蕉叶题诗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仿效的雅俗,清代李渔说,蕉叶题诗可以随书随换,日变数题,有时不烦自洗,雨师代拭者,此天授名笺。因诗日:“万花题遍示无私,费尽春来笔墨资。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他说:“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闲情偶寄·联匾》)于是,突发灵感,为园林设计了一种“蕉叶联”,制作方法是:先画蕉叶一张于纸上,授木工以板为之,一样二扇,一正一反,即不雷同;后付漆工,令其满灰密布,以防碎裂;漆成后,始书联句,并画筋纹,蕉色宜绿,筋色宜黑,字则宜填石黄,始觉陆离可爱,他色皆不称也。用石黄乳金更妙,全用金字则大俗矣。此匾悬之粉壁,其色更显,可称“雪里芭蕉”。(《闲情偶寄·联匾》)
芭蕉常常触发人们愁苦的心绪,诗人们总喜欢让雨和芭蕉为伴。张镃词云:“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风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白居易诗云:“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诗曰:“芭蕉因雨移,故向窗前种。”杨万里有诗:“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雨打芭蕉固然动听,但淅淅沥沥的雨声,不免勾起诗人们无限的愁思。于是,芭蕉夜雨便幻化成诗人笔下各种难言的愁绪。芭蕉夜雨,让流浪在外的游子不忍听闻,杜牧《雨》云:“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一夜滴答不停的芭蕉雨,淋湿了客居在外的诗人的心,勾起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离恨,风吹落叶愁更深,雨打芭蕉泪横流。雨打芭蕉,最易使离人辗转难眠。传宋朝陆游妾所作:“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宋代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雨打芭蕉,声声如诉如泣,最易引人触目伤怀,抛不尽的相思泪,写不完的红豆情,俱在这夜雨沉吟中涌上心头,使人不忍听闻。女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填了一首《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点滴霖霪的芭蕉雨是女词人身世孤苦的凄惨,是女词人天人两隔的哀伤,更是女词人家国无望的伤痛。
芭蕉是佛教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种植物。芭蕉一叶新生,老叶才落。树干的假茎是由叶鞘互相重迭而成,其叶柄即树干,剥落叶柄即无所谓树干存在,所以并无树干的年轮,也不像树木的实心。因此佛经中常以芭蕉的空心象征无常、无我,形容世间虚妄不实。王维的《雪中芭蕉图》是一帧备受历代推崇的名画,画中袁安卧雪,描绘的是“山中高士晶莹雪”的佛国清凉境界,王维以易坏不坚之芭蕉比喻人之肉身。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一诗云:“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捣鸡舌,洒水洗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王安石《赠约之》云:“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且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苏辙《新种芭蕉》日:“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毕竟空心何所有,敬倾大叶不胜肥。……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批示此身非。”黄庭坚《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日:“万水千山懒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张耒《卧病呈子由》日:“是身不实似芭蕉。”陈寅恪《金铭馆丛稿》二编中《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中也发明此意日:“考印度禅学,其观身之法,往往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以说明阳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此论于佛典中,也可见其例。《大智度论》说:“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当知法无实。”《维摩诘经》卷一《方便经》:“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唐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唐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厌身品》云:“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而作是念:我今此身,从顶至足,皮肉骨髓,共相和合,以成其身,犹如芭蕉,中无实故。”
总之,芭蕉在文学艺术、园林文化以及宗教领域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其文化内涵也比较固定。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中学,配图来自网络,如侵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