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建议穿短袖,你得穿风衣;建议穿羽绒服,你得穿T恤!说天气晴朗适合出游,最好待在家里……请问赵局长,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贵州在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月11日,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在省人民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针对网友提问,赵广忠解释,我们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对未来的天气做出预测,同时依靠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地面气象站对临近的天气进行监测,发布预警信号。由于数值模式求解过程中的假设和参数化方案设计的原因,求解数值模式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拟合实际大气,这会给预报带来一定的误差;另外,大气的运动受到生物圈、冰雪圈、水圈、岩石圈等等的影响,因此,影响大气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很多,也很微妙,这也给我们求解模式带来了误差,虽然如此,数值模式还是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大气未来的状态,因此,它还是具有可预报性的。 贵州处于青藏高原东侧、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地形对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数值模式对贵州的预报能力较平原地区和中纬度地区要差一些。如果是区域性预测,准确率是比较高的。但单点的预测,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则只能达到20%左右。 另外,大家对天气预报误差的感觉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气象业务上,判断预报准不准有相应的站点比例要求,在一个大区域的多个观测点中,如果有一定比例的站点达到要求,在气象业务上就算是准确预报。比如下雨的时候,如果你不巧处于某一雨区的不下雨的地点,那么感觉预报不准确,而按照要求我们的预报是准确的;另一方面降雨会使体感温度降低,因此,这种情况下会感觉比预报的气温低一些。 二是接收、使用天气预报的人对预报内容和预报时效理解有误差。目前我们的预报是以24小时为预报间隔时段,即当日20时到次日20时,或者当日8时到次日8时,且预报的是在此时间段可能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天气,比如降雨、雷电、暴雨、沙尘、雾等等,只有在没有影响较大的天气出现时才会给出阴天、多云、晴天等的预报。 三是在气温下降的时候,气象台会从冷空气开始影响贵州时预报到影响结束时,因此,处于贵州不同地区的人对气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对临近的很小区域降雨监测很准确,所以我们的预警信号可信度较高,只是省气象台的责任区在全省,因此它发布的预警信号会考虑全省范围,所以在相差较远的地点,在预警信号准确率的感受上会有一些差异,这可以通过市县两级气象台的补充订正对外发布更加精细化的预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