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月22日电(记者 张春保、阳建)诗意的设计、便捷的位置、温暖的氛围,一个个可移动的集装箱“变身”为书香浓墨的街头图书馆。21日晚,湖南省首批24小时市民免费图书馆在长沙市学士街道率先启用,为建设全民阅读社会和群众文化共享平台增添创新的注解。 这种设立在街头交通便捷位置的免费图书馆,是在现有治安巡防、城管执法站点的基础上加装可移动式集装箱改造而成,每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馆内布置温馨,配置书架、桌椅、饮水、通风取暖和监控门禁等设备,放置了社会各界捐赠的4000余册图书,依托辖区高校、爱心人士、社会公益组织等进行管理和维护。市民只需刷身份证就可入内,24小时免费阅读图书。后期,还将逐步实行24小时免费自助借阅。 街头图书馆在选址上注重方便群众,注重覆盖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老年公寓、农安小区等区域,以解决拆迁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早出晚归阅读不便、困难家庭儿童读书难等实际问题。同时,每一个街头图书馆均设有室内、室外阅读休闲区域。多位居民对记者表示,这种街头的24小时免费图书馆,便民易达、简约精致、实用性强,能满足各类人群不同时间的阅读需求,值得点赞。 此次率先探索24小时免费图书馆的学士街道,是长沙市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边际线的持续延伸,拆迁、外来务工等各类人员不断涌入,社情民意日益复杂,亟待从精神文化上促进城乡融合。记者发现,这种新型的图书馆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成本低、辐射面广等优势,群众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既是丰富精神文化的“加油站”,又能提升民生舒适感、促进城乡统筹融合。 据学士街道工委书记罗政介绍,街头图书馆的一大特色是,书籍全部由爱心人士、爱书人士捐赠,管理维护由社会公益组织负责,阅读与借阅均实行自助,旨在鼓励全民阅读、激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检验城乡融合的文明程度。下一阶段,将对图书馆的书籍资源和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已形成了“岳麓山下好读书”的浓厚氛围,各街道、社区普遍探索了读书会、农村书屋、各类文化站,朝着“学习型城市”不断迈进。24小时图书馆,让阅读走向街头,从小众走向大众,点亮了群众心中的文化灯塔,不失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