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燕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这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历经20多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状况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西部新一轮的大开发中,我们要以新思维,推动形成新格局。 A 必须立足于大保护进行大开发 立足于大保护进行大开发,要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思维,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统筹西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解决西部地区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弥补环境欠账的同时,着眼于布好产业发展的大局。因此,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始终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要着力于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保障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在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方面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更要将良好的生态资源转变为发展的助推器。让绿水青山通过市场导向,转变为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不仅产生生态效益,更要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好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狠下决心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探索低碳化、清洁化和生态化的新产业,用好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总体上就是既要坚守生态底线,又要从生态保护中闯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B 在大开放中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今天世界大格局中,越是开放,越能在栉风沐雨中健康成长,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充分融入开放型经济大潮中。西部地区要努力构建主动开放的态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拥抱开放格局,在开放中全面提高经济效应,上质量、提水平、进档次。 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积极打通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强化铁路、陆路与港口的紧密联系,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当中去。与此同时,更要提高政策和制度透明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吸引广大投资商来开发投资,提高西部地区的市场活力。要积极做好区际互动合作的大文章,尤其面向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积极与这些地区形成产业互补良性互动的态势。将西部地区的发展融入到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坚持拥抱开放格局方能在开放系统中占据主动地位,方能实现项目与市场的顺利对接,方能提升市场意识,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同时,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做好文章,让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透明清晰的政务服务、淳朴善良的民风成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要坚决打破行政壁垒,从经济区、生态区、功能区大局来考虑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来思考和谋划发展问题。西部地区的发展定位须准确,在开放中要注重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拥有各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从本地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历史积淀出发,构建品牌载体,树立品牌形象,最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C 在高质量发展中抓重点、强弱项 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改善供给结构、抓好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消费转型升级。从根源上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差异,减少低效能供给,增加和提升高端供给,让产业链与价值链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成长。 其次,要用好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关键一招,打造“双创”升级版。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西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发挥好金融对创业创新的支持作用,广泛引进西部开发所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再者,要用好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的功能,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贵州创造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市)民变股东”等改革经验,就是善于驾驭市场、运用市场的典型经验。只有运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才能真正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才能有效促进各类资源高效利用,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第四,要积极查找发展中的短板。查短板,就是查找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方面,就是要查找那些影响发展全局的根本性、关键性、决定性的薄弱环节、制约因素和瓶颈方面,并下决心去攻坚克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第五,要善于在比较中发现和弥补弱项。查找弱项,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我们不仅要与本地区进行纵向对比,更要敢于突破自我,积极与发达地区比较,寻找自己体制机制的弱项。要与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不断弥补短板,缩短差距。要积极变弱为强,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制约为制高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需要一抓到底,狠抓落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