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长沙伢子获评“全球高引科学家”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2: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年仅32岁,却在非常规超导体研究领域,获得不少令世界瞩目的重要成果。

他,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65篇,其科研成果被科学界广泛引用。

他,被汤森路透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简称为“全球高引科学家”。

他叫王向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现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后。

国庆节之前,王向锋应邀回到他的母校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为师弟师妹们做励志演讲,记者特地采访了他。

出生于1982年的王向锋,是长沙县农村一位典型的寒门学子。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好在王向锋从小各科成绩都优秀,尤其是数理化,表现出众。高中期间,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和化学大赛,均获得过大奖。

2002年,王向锋高中毕业,在高考中获得610分的高分,被省内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因为远离他的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毅然做出决定:复读。

“我从小就想当一名科学家,我不想放弃我的梦想。”王向锋选择了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同升湖学校在了解王向峰的家庭情况后,不仅免去了他复读的学费和生活费,并承诺资助他大学四年的学费。

第二年高考,王向锋终于如愿,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专业为材料物理学。

“这个专业是一门交叉科学,既要求有物理的知识,又需要懂材料学,还需要有化学的知识。难度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但王向锋偏偏就喜欢。” 同升湖学校校长孙培文介绍。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第一事情,是他带领课题组研究出替代蓄电池两极的新材料。那还是在他读大二时。有一次,他在阅读科技文献时,发现科学界正在寻找能替代蓄电池两极的新材料。原来,以往用于蓄电池两极的材料是钴。钴价格高,且不太耐用。

能找到更好的材料替代吗?王向锋决心试试。他的想法得到导师支持。于是他有一个属于他领头的课题组,课题组中有研究生,还有博士生。经过两年多、几十次的试验,最后他获得了成功,找到了更便宜、更高效的材料:镍[U02],并在英国世界一流的科学杂志《固体离子化学》上发表了论文,一时在科学界引起轰动。大学毕业时,他因此获得了本校免试读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件事,是在他研究生期间,即2008年,他开始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课题:超导体[U03]单晶生长的研究。

王向锋解释道,以前在超导体材料研究上,都是多晶体。相比多晶体,单晶体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广。当时,国内鲜有研究者。国际上许多非常著名大学、机构和课题组,都在夜以继日地暗中角力,力争早点突破,抢到世界的制高点。

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王向锋,也想与高手一比高下。

熬夜几乎是家常便饭。失败也习以为常。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王向锋成功了,他找到用一种新颖的生长该种晶体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新颖的晶体生长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单晶体样品。

王向锋将新发现,发表在全球物理学的顶尖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获得国际同行的极大肯定,也将中国超导体材料的研究,提升了一个崭新高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