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遵义杂志社搭桥浙江爱心人士关爱绥阳贫困儿童的故事

[复制链接]

1051

主题

1067

帖子

334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2: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谢许总,还没有到时间你们又给孩子们送来了生活费,我代表孩子们对你们的爱心帮扶衷心感谢。”从浙江爱心人士许甫珍女士手中接过3000元的现金,绥阳县茅垭镇新江小学校长梁杰连声致谢。3月30日,一路感受绥阳发展的变化,一路花香扑鼻,许甫珍女士在遵义杂志社李佳旭等人的随同下,又开始了对绥阳山区孩子的爱心之行。

    4月8日,许女士一行再次来到了黄杨镇。她通过媒体得知绥阳黄杨镇的乐元小学条件特别艰苦,来到这个学校,给学校特别贫困的18名孩子带去了冬季和夏季的衣物,还有若干学习和生活用品。并当场与其中五名学生达成了结对帮扶。之后还步行了近一小时崎岖泥泞的山路来到学生家中探访。

    一张旧的不能再旧的木床,两张破的不能再破的棉被,这就是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每个月她们仅靠少得可怜的低保金艰难度日。许女士当即承诺将负担起这名学生所有的生活学习费用,她抚摸着女孩的肩膀说道:“阿姨不求你回报我什么,你只要好好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就好。”

    临走之时,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紧紧抱着许女士哭了起来,一直舍不得松手。这个孩子的妈妈眼睛失明,爸爸身体状况也不好,这一次许女士送给她的礼物,都是她用过的最好最贵的东西。在紧紧拥抱了了几分钟之后,女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望着父女俩远去的背影,许女士眼含泪水地说道:“这边的孩子跟我们那边的孩子,一个天一个地,所以一直在尽自己的努力,能帮多少帮多少,关键是凭一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特别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帮助山区贫困孩子的队伍中来,山区需要帮助的学生太多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

    时间回放到2014年4月12日,遵义某企业组织开展关爱贫困小学爱心捐赠的公益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帮扶绥阳县茅垭镇五星小学的留守儿童,遵义杂志社派李佳旭进行了采访报道。

    来到学校,引入眼帘的是两座瓦房和一栋砖房,在瓦房里,破旧不堪的课桌、翻黄的墙壁、漏风的窗户、满地的泥土就构成了学校校长的办公室,左边的两层楼房就是教学楼,这里一共有三个班级,50名学生,教师仅有三位。

    据该校校长王福孝介绍,因为是在山区,学生上学放学都要走很远,早上很早就起床吃饱了饭,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上午十点半才上早读,一直到下午四点半放学,由于条件有限,五星小学的师生都没有条件吃中午饭,老师都多少有一些胃病。大人还能挺一挺,可孩子们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条件好点的还能从家里随便带点干粮到学校,家庭困难的就只能饿着肚子上课。

    图书、文具、玩具、体育用品、生活用品,一件件由爱心人士送到了学生的手中,看着袋子里丰富的礼物,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说道:“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叔叔阿姨们的关爱,以后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除了众多物资外,部分爱心人士还慷慨解囊,现场为学生捐款。从温州来遵义做生意的贾先生就将一千元钱交到了王校长手里。他说道:“我带着孩子参加过很多这样的公益活动,我女儿含着金钥匙出生,从来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苦,带她来就是希望她能得到教育,健康成长。30多度的高温天气,有的孩子还穿着冬天的棉鞋,看着山区的孩子这么艰苦,我们能出力就尽量出点力。”

    在路上,李佳旭与贾先生一家人谈到了山区留守儿童的问题,由于近年来从土地中赚取的价值越来越低,为了生存,所以大部分成年人都离开家乡出外打工,造成了乡村大量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然而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上一辈人就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出外务工,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很多学生也是在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后再次踏上父辈们出外务工的道路。所以农村越来越穷,孩子越来越苦。其次,因病致贫也是造成乡村家庭贫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还有,通过调查,很多穷苦的孩子家里都存在超生的现象,一个收入本来只够吃饭的家庭,由于多个孩子的原因,生活就更加捉襟见肘。当谈到在偏远的乡镇上还有很多村小学里的学生都非常困难时,贾先生当即表示愿意对部分儿童提供帮助。

    回程时,各位爱心人士朝学校方向深情地挥动双手,学校越来越远,房屋在山中已经逐渐看不清了,但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却依然屹立在风中随风飘扬,红旗下的一张张满含期待的笑脸已经深深印在了人们心中。

    目睹山区孩子读书的贫苦,回到单位后,李佳旭立即向杂志社领导对此次采访作了详细的汇报。听取汇报后,杂志社党支部立即决定,就如何进一步联络社会爱心人士,尽力解决五星小学孩子们的午餐问题提供协助,做好协调工作、作好宣传报道,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帮扶中来。

    “黔”手温州 共享温暖

    在得到杂志社党支部的支持后,李佳旭与绥阳县外宣中心取得联系,对茅垭镇的部分村小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据悉,由于该镇将在镇中心小学实施集中办学,部分小学将会在近两年内拆除,五星小学就在拆除的范畴。

    带着杂志社全体同仁的重托,带着对山区孩子的一份爱心,李佳旭与从温州来遵义经商的许甫珍女士和贾先生取得了联系,为了将捐助的物资能用到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李佳旭与许女士再次前往该镇的几所小学走访调查。

    此行一共前往茅垭镇的五星小学、山坪小学、拥德小学、新江小学,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多的有114名,少的也有40名,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从茅垭镇中心小学校长口中得知,在众多小学都普及了营养午餐的情况下,该镇却未被纳入营养午餐的照顾范围。

    部分孩子的贫困状况让许女士感到不可思议:五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宋某,一双几块钱的球鞋一穿就是三年,当天早上微微下了点雨,他的裤子上全都沾满了泥巴,李佳旭将新买的鞋子为他换上时,袜子全部都湿透了,他虽然今年八岁多了,但是看起来瘦小的样子如同才四五岁一样;山坪小学的王某因为父母双亡,所以一直由爷爷照顾,一件衣服为了能多穿几年,买的时候就专挑大号的选,所以看起来很不合身,袖口都超出了手指的长度;与她同班的另外一名女同学每天早上八点钟就起床吃东西,为了十点半赶上上课,每天上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然而通过这一路的跋涉,早上吃的食物能量已经消耗殆尽,但却要一直坚持到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又再次走上两个半小时回家才能吃上一顿毫无营养可言的晚饭,这样日复一日,正在长身体的这些学生都成了瘦弱不堪的孩子;在二十分钟车程外的拥德小学里,还曾发生过两名学生因为没吃饭而在操场晕倒的事件……

    这一切难以想象,却又如此的真。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营养跟不上有几个原因:第一,乡村人口居住分散,由于路程遥远,中午回家吃饭不太现实,所以学校的课时安排都是从早上十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学生都是清晨在家吃一顿,晚上回家吃一顿。而学校附近也没有餐馆、小吃摊等可以购买食物的地方,因此中午不吃饭是学生和教师无可选择的选择。第二,农村也有贫富的悬殊,家境稍好的中午也有带饭到校的,但是缺少食堂,中午只能吃冰冷的饭菜,虽然不至于饥饿,但是营养肯定谈不上了,更让孩子增加了产生胃病的可能性。而部分孩子家境是比较困难的,中午也无饭可带。第三,有些家庭因为大人要出早工,所以早上天没亮就要把孩子叫醒吃饭,晚上也因为下工迟,就导致了孩子早餐和晚餐之间的时间拉得很长,这也让学生的身体被拖垮。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家长因为常年卧病或者其他原因而不为学生准备早餐的情况,这样的孩子成长就更加的艰苦。

    在学校方面,部分学校前期修建了食堂,甚至有爱心人士捐款购买了冰柜、消毒柜、炊具等一应物品,但学校没有专项资金解决学生吃饭难的问题,所以此次考察的学校食堂基本上与学生失去了直接联系。

    李佳旭与许女士当即协商,要为这里的山区贫困学生捐助午餐。

    通过此次调查,李佳旭与许女士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决定以新江小学作为捐助食堂的试点。这所小学各种条件都比较成熟,特困生有25名,按照该校叶校长估算,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米饭,每个学生每天一两猪肉加上蔬菜的费用在3—4元钱,为学生请厨师的费用,由于是聘请附近留守村民并且也有为学生服务意愿的老人,所以每月工资估算在400—500元,另外算上厨师社保、水电费等杂项开支,新江小学25名学生每月的开支在3000元左右。李佳旭与许女士考虑到,食堂办起来之后,如何让真正有需要的孩子吃上饭呢?教师与家庭环境好点的学生要吃饭将如何处理?而对于不同条件学生间的调和,叶校长也提出,如果有学生家长不满意贫困生吃免费食堂的话,可以让大家共用来评定,哪名学生的困难层度才能进食堂,其他人如果需要可以交付同等费用后在食堂就餐。贫困生免费食堂在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监督下应该可以更好地持续办下去,能够真正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要帮助这么多的孩子就需要综合更多的社会爱心资源。随后,许女士与温州教育系统的潘老师取得了联系,通过潘老师又联系上了许多温州的爱心人士,潘老师听说这些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为孩子们出上一份力,并且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了“黔手温州、同享温暖”这样一个微信群,在一天时间内,加入微信群的爱心人士就达到了26名。

    在李佳旭再次向遵义杂志社党支部汇报了此行的情况后,社领导对此次爱心捐赠提出了要在媒体监督上作出大力支持的决定。当晚,李佳旭就将调查情况的详细记录上传到微信群内,并建议:除了捐助新江小学食堂外,另外几所小学的贫困生由爱人人士捐钱捐物采取一对一的帮扶,群内的纷纷表示希望能尽早地为孩子们献上一份心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许女士多次与李佳旭联系,登记学生情况、购买生活学习用品等,在新江小学校长的极力配合下,李佳旭制作了该小学贫困生花名册,对贫困原因、家庭状况等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通过多次沟通,微信群内达成了共识:对新江小学需要捐助的学生采取个人自愿认领的方式,每个学生每月支助120元,其中包含了午餐食材的购买和厨师工资等各项费用。由于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三年级以下的,所以支助的时间必须在三年以上。

    让孩子活得更有尊严

    当许女士在遵义四处忙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温州,众多爱心人士也在积极地行动着。

    5月11日,潘老师在微信群里正式发起了捐助的活动。“我认两个、我认三个、我认一个……”短短半天时间内,25名贫困生就被认领了20名。看到认领的速度如此之快,潘老师与许女士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献出自己的心意,也为了捐助的资金不会因为特殊原因导致中断,对后来的认领人作出了一人只能认领一个的决定,甚至让部分前期认领了多名贫困生的爱心人士把名额退了出来。看到大家对扶助山区孩子的爱心如此踊跃,李佳旭与许女士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在当天晚上10点时,25名学生全部都得到认领。

    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为一群素未谋面的孩子出谋划策,在微信群里,上演了这样一幕爱心涌动的感人画面。

    由于暑期将近,李佳旭与爱心人士沟通,希望能在假期前让孩子们尽早吃上营养午餐,由许女士开办一个银行账号,建议大家尽快将第一期帮扶资金打到账上。5月13日,第一期资金一共6000元全部上账。

    5月14日,许女士又自出资金,奔忙于超市之间,购买食用油、大米、雨衣、雨鞋、学习用品等物资,为五星小学的两名学生、山坪小学的两名学生、新江小学的25名学生每人购买了一套学习和生活用品。并决定次日到绥阳将物资和办食堂的资金送到孩子手中。为了更好地监督物资的使用情况,也为了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李佳旭向社领导作出汇报后,积极联系了市电视台李佳旭前往进行跟踪采访。

    5月15日早上9点,在许女士家楼下,一包包物资装满了整整两个车的后备箱,连后排座位上都放满了被子、衣服等。许女士还连夜为自己帮扶的学生包了粽子和水饺。

    在五星小学,许女士将两大包衣物还有米、油等物资交到了宋某的手里,当得知他还没吃早餐时,立即将粽子送到了孩子手上,但孩子却不愿意剥开,问他为什么不吃?孩子答道:“我要留着回去给爷爷吃!”听到这句话,许女士再也掩藏不住内心的感动,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急忙蹲下身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感慨地说:“没事的,你饿了就要吃东西,爷爷的粽子我给你留着呢,还有饺子和冻肉,一会回家带给爷爷。”看着许女士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为他剥着粽子,在场的老师和爱心人士都忍不住转过了身去。

    在山坪小学,李佳旭和许女士亲手为王某换上了新鞋和新裤子,并叮嘱她要好好学习,承诺等今年考试成绩出来后带她带遵义吃肯德基、逛公园……

    在新江小学,雨鞋、球鞋、雨衣、学习用具等等一件一件地派发到学生手中。此次新江小学捐助食堂的费用采取的是按月支付方式,由于这学期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暑假,所以许女士将两个月的费用都交到了叶校长手里。据测算,在新江小学,25名贫困生仅营养午餐这一项的花费,三年内,温州的爱心人士就将捐助18万元,另外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更是不计其数。

    叶校长颤抖着双手接过了这笔善款,感动地说:“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各位爱心人士的关爱,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在最快的时间内让孩子吃上营养午餐。”

    5月21日下午14点21分,学校老师通过微信发来了学生就餐时的相片,由于学校餐厅还没有整理出来,所以暂时先在操场内的乒乓球台上就餐,学校也作为承诺,会把闲置的教室打理出来,在一周内一定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下就餐。

    看到孩子们终于开心地吃上了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微信群里的各位爱心人士都发出了欣慰的感叹。温州与遵义的众多爱心人士一起忙碌了半个多月后终于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潘老师说道:“感谢各位的支持,我们不说回报社会,只是为尚未富起来的人减轻一点负担,让他们的孩子活得更有尊严一些,贫困孩子也是父母的希望!”

    就在孩子吃饭的同时,许女士又带来了好消息:通过温州方面的努力,由爱心人士捐助的众多衣服等物资也通过贾先生的物流公司免费运送到了遵义,现在正在进行分类,等下次到学校时就会按需求分发到孩子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