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民族抗战付出“最伟大、最悲壮之代价”, 长沙抗战,用血与火诠释了湖湘文化中“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踔厉敢死”“敢为人先”的士风民气、“刚毅执着”“生生不息”的坚忍精神 70年前,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中华民族抗战付出了“最伟大、最悲壮之代价”,用血与火诠释了湖湘文化中“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踔厉敢死”“敢为人先”的士风民气、“刚毅执着”“生生不息”的坚忍精神,成为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战时间最长的英雄城市。 爱国主义情愫在长沙抗战中升华,演绎出一页页团结御侮的历史篇章 “湖南人笃信民族主义,因欲保持自己民族,故感觉外患最敏。”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不相同的体现,但基本精神却始终如一,即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他们将经世致用的船山精神、质朴进取的湖湘士气融为一体,借时代风云际会,得湖湘文化之先,从而开启了远播神州大地、延绵世纪不绝的湖南人的时代。 不怕死、不畏难、吃得苦、霸得蛮,这是典型的湖湘文化的“骡子性格”。随着日本侵略者铁蹄的恣肆,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更是贯穿到抗日救亡的民族独立斗争中,凸现出非同凡响的深度和力度—— 抗战相持阶段,全国范围内共进行了22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其中3次就在长沙。在忍受着文夕大火和战争罹难的巨大创伤的同时,长沙人民不但生产自救,且依旧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出米粮,输出各种战略物资,成为捍卫大西南的“盾与仓”。 殉道精神在长沙抗战中延蔓,铸就了一批批踔厉敢死的不朽英魂 “湘人无奴性”。悲壮的抗战史上,传承湖南人踔厉敢死的殉道精神,英雄的长沙热土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 抗日名将齐学启,受命远征缅甸抗击日军,在弹尽粮绝后,宁折不弯、慷慨赴死,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的气节; 抗日骁将彭士量在常德会战中身受重伤仍喊杀不止,拼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忠勇之气使得在场的官兵泪流满面; 前清翰林郑家溉,面对日伪高官厚禄的诱饵,慷慨痛斥:我堂堂正正一个中国人,决不当汉奸、作民族的千古罪人……落入敌手后他抱道自重,舍生取义; 爱国艺人罗玉庭因誓死不为日军唱戏,惨遭凌辱、迫害致死…… 正是踔厉敢死的血性引领,长沙抗战创造了世界传奇: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军三次大举进犯长沙,均以败退告终。这不仅对于已不断丢城失地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而且也是整个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军首开胜利的纪录。英国《泰晤士报》当时曾报道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伦敦《每日电讯报》评论指出:“际此远东阴雾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自救伟力在长沙抗战中彰显,注定了长沙的悲壮与伟大 1938年11月12日,凝结千年历史风云和厚重历史文化的长沙古城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长沙因此成为抗战史上惨烈程度仅次于南京的城市,长沙人民因此承受了战争强加给自己的巨大痛苦。然而,长沙和她的人民凭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雄魂与坚韧,一路挺过来,把生生不息、怆然傲岸的民族精神发挥到极致。 刚刚翻过的历史之页,记录着这些故事—— 通过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组织,文夕大火的善后赈灾及时有效;广大长沙人民忍痛负重,不怨天,不尤人,在抗战胜利中追偿代价,在抗战总清算中复兴长沙; 大火后仅几天,长沙城的废墟上就出现了第一个交易市场——虽然只有卖肉者3人,卖菜者2人,却向世人昭示着长沙人民的不屈; 市场的重建和交通、电讯的快速恢复,标志着一片焦土瓦砾的长沙开始了悲壮而伟大的复苏。 “历经沧桑不变位,遭尽患难仍留名。”惨烈的长沙大火和辉煌的长沙大捷,使蒋介石对长沙这座城市既深感愧疚,又肃然起敬。 文化个性在长沙抗战中传承,形成了与历史同步的强大凝聚力 长沙“绾毂南北,控制东西”,物产丰富,抗日战争爆发后便成了战略后方和拱卫西南各省的门户。而长沙作为湖湘文化之都,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造就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更引得一大批文化教育机关和文化名人趋之若鹜,使得长沙群英荟萃,再一次冲在时代的浪尖,成为颇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城。 经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帮助得以恢复、发展的中共长沙地方组织和徐特立、王凌波等领导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全力以赴领导和推动全市各阶层民众奋起抗亡图存。仅在抗战初期,长沙就有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长沙育英儿童抗战工作团等抗日救亡团体35个;创办了《观察日报》《抗战日报》《湘流》《火线下》等抗日救亡报刊30多份,当时有“报刊世界”之称。 几股洪流汇聚于湘江之滨,他们“不作战时古城的难民过客,而作抗日烽火的文化传人”,共同肩负起开展抗日救亡的重任,构成长沙抗战史上一条不可或缺的战线,对前线的抗战具有极大的宣传、播种之功效。 总之,长沙历经抗战血火洗掠而能浴火重生,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执拗,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抗争。在长沙的浴血抗战中,湖湘文化的历史底蕴得到全新的诠释,湖湘文化的扩张效应得到充分的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