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左一)接受牌匾。
| 中新网湖南新闻5月18日电(通讯员 管震 记者 向一鹏)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暨北京地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为今年新增的3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此次湖南省唯一代表获此殊荣。
简牍藏品全国最多
1996年10月,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出土了10万余枚三国孙吴简牍,数量超过了我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其内容为三国孙吴长沙郡所属县(侯国)的行政文书,涉及司法、财政、赋税、户籍等诸多方面,填补了三国史料之缺,对深入研究三国孙吴时期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赋税制度、书法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出土简牍数量已经累计达到20多万枚,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而作为省会的长沙又是中国出土最多的城市,于是全球唯一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应运而生。
除了10万余枚举世无双的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简牍博物馆还收藏有1997年在长沙市五一广场西北角发掘的数百枚东汉早期简牍,2003年长沙走马楼J8井出土的2000余枚西汉早期简牍,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签牌、封检、漆木器和其他文物3500余件以及少量近年来征集入藏的历代文物和现代书画艺术品。
科技保护树立标杆
从1997年开始,走马楼三国吴简的保护整理工作历时19年。2002年,完成10万余枚三国吴简清洗揭剥工作;2009年,完成76552枚有字简脱色拍照工作;2011年,完成全部有字简的脱水、修复、包装等工作;2012年,三国吴简被放入恒温恒湿的地下文物库房收藏;2015年,“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国家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结项验收。长沙简牍博物馆计划整理出版吴简图书十一卷、三十二册,近八万幅图版,约三百万字。目前已经整理出版了七卷、二十册,剩下的预计2018年以前全部出版。
在长期的简牍科研保护工作中,长沙简牍博物馆总结出一整套符合南方出土简牍特点、操作流程严谨、有可靠质量保障的保护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简牍整理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先后受邀参与了广东南越王宫博物馆汉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秦简、北大汉简、清华楚简、甘肃秦简、山东银雀山汉简的科技保护工作。长沙吴简的科技保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及文保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国简牍保护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社会服务广受欢迎
在陈列展览方面,长沙简牍博物馆《文明之路》基本陈列通过《三国吴简》、《中国简牍》、《世界文字载体》、《中国简牍书法》四个部分展现了中国简牍文化的传承,突出了简牍这一特色主题,被评为“湖南省十年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近年来,长沙简牍博物馆又结合自身特色,引进和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原创展览,如《盛世殷商—甲骨、青铜、玉器珍品文物特展》、《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等,每次展览开幕都同期举行“博物馆之夜”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该馆非常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性,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年均接待国内外观众达70万人次,年均接待学术团体200多个。为适应国内外游客的要求,长沙简牍博物馆讲解员具有中、英、日三语讲解能力,且经培训拥有一支高素质、有热情的志愿者队伍提供讲解接待等服务。作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一直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教育活动,主办富有特色的“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简博俱乐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