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连着国庆,“微信乞丐”现象也开始被关注。这些人以节日为借口,在微信群里讨要红包,要的金额都不多,可是次数频繁。他们也被网友们调侃为“红包乞丐”。“红包乞丐”们为了讨到红包,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据悉,玩这种“微信讨红包”活动的人不在少数。(9月29日《东南早报》) “红包乞丐”的称呼,当真是满满的恶意。就如某些旧传统一样,“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民俗,如今也成了很多人的烦恼。随着“微信讨红包”的盛行,过去那种你情我愿的红包文化,如今颇有点强人所难、道德绑架的意思……当然,有人忧心忡忡,便有人乐在其中。“红包乞丐”的产生,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 事实上,微信红包之所以迅速走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迎合了网络社交“无厘头化”的偏好。支出几块钱、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就能完成“发红包—抢红包”的连串动作,又何乐而不为呢?在该过程中,“红包”的经济价值变得微乎其微,其最大的功能在于触发了“人际连结”。 由此不难看出,“微信红包”更多扮演的还是社交纽带角色,多数人只是将之看作是,重启人际连结的“由头”和“借口”!置之于如此背景下,再来讨论红包乞丐,无疑更有现实指向性。必须承认的是,“微信讨红包”一类的行为,同样契合了网络社交的固有特性。其与生俱来带有的自黑、觍脸特质,以及一点点的幽默感,天然迎合了微信空间内主流的价值偏好。 “一切只是好玩而已”,红包乞丐中的大多数人,所抱持的不过是一点贪玩的念想。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默契游戏,谁认真谁就输了。然而也必须承认,确有很少一部分红包乞丐,是赤裸裸为求财而来,对于他们,不管不理便是。 撰文/汤彩银(四川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