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何立伟:用长沙方言写出生活的质感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5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3:0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立伟展示即兴创作的画作。资料图片

“我与晚报有多重情缘!”在湘江北去的书香雅居里,六十多岁的何立伟先生,还是像一个年轻长沙满哥一样精神,一口标准的长沙腔标志着他土生土长的身份。记得10年前,长沙晚报创刊50周年前夕,我在白沙古井边的清雅茶楼里与这位长沙本土作家的领军人物对谈时,他郑重地说:“我与长沙晚报有四重情缘!”10年过去了,他与晚报的情缘又增添了几重,钩沉起更多美好的记忆。

与晚报不少人很熟悉

何立伟儿时家住藩后街。每到周末,何立伟的表伯会到他家里吃饭,表伯在晚报印刷厂工作,他常穿一身蓝色的长袍工作服,一边吃饭,一边聊起晚报是怎么印刷的,过去一周晚报上有哪些有意思的新闻。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何立伟的父亲也调到了长沙晚报任负责人,工作了好几年。何立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晚报的总编辑是沈雨随,还有毕业于复旦的高材生、上世纪90年代任社长的左润明,以及谢作孚,副刊编辑黄林石、王俞等等,他都十分熟悉。

而且,何立伟的妹妹后来也成了晚报印刷厂的一员。那时候是铅字印刷,他妹妹的岗位是检字。于是他常到晚报的印刷厂、编辑部玩耍,胖胖的汤妹子、唐伯勋、汤正华,还有摄影记者邹曙明、美编刘作君、杨敦仪等等,这些晚报的朋友都从他记忆深处跳了出来。

处女作1978年发表在晚报

上世纪70年代初,何立伟招工到长沙肉联厂工作。他那时就偏爱晚报的橘洲副刊,每期都会仔细阅读。他说那时做梦都想在橘洲副刊上刊登一篇文章,那样就会被工厂的同伴羡慕死了。

1975年,何立伟到湖南师范学院读书,一直研读晚报上的散文、诗歌、杂文,他还模仿着画题花,画刊头。他当时被学校抽调至湘西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写了一篇很短的小说寄给父亲,因为是凭空虚构,没有生活原型,父亲没给他鼓励,还打击他,小说不是这样写的。

直到197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工厂子弟中学教书后不久,他的一篇千字随笔式杂谈《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当时还叫长沙日报的长沙晚报发表了。他至今还记得晚报发给他平生第一笔稿费五元钱,副刊主编黄林石给他邮寄了样报,报纸是四开小报。

写作改变人生命运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文字能够变成铅字是一件可以改变命运的事情。1981年,何立伟在晚报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湖南广播电台就准备把他调去当记者。但因为他是师范类毕业生,市教育局不准改行,没能调离。直到1983年,他的短篇小说《白色鸟》发表后获得了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0岁的他最终被调至长沙市文联。写作和对文学的孜孜以求,最终改变了何立伟的命运。

此后的三十年间,何立伟一直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耕耘,并越走越远。他的作品有小说、散文专栏、漫画,先后在三十多家媒体开过散文、漫画专栏。何立伟的名字在橘洲副刊的见报频率,在本土作家中应该是最高的,其中的漫画专栏先后就开了好几年。何立伟1985年开始画漫画,1987年台湾有编辑来长沙向他约小说稿,他当时正好画了一些漫画,编辑就带到台湾,连续刊发了二十几期后中断了,很多读者打电话表示喜欢并要求继续刊登,此后,每月都刊发他二十幅漫画,稿酬是30美元一幅,在当时是笔巨款,漫画专栏一直开了8年,在台湾结集出版两本,香港三联书店也出版了三本。

方言写出时代生活的质感

在何立伟人生阅历渐近成熟的时候,他的文学风格也发生变化,他觉得凝重感和精神深度更值得追求。一个地域的文化离开了方言是很难传神的。他从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运用湖南方言,特别是在他后来的许多散文专栏和散文集中运用得较多,他也写了不少长沙的人和事,比如小说《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散文集《亲爱的日子》、《大号叫人民》。

2007年底,何立伟的长篇小说《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出版,并荣获“毛泽东文学奖”,我对他进行了访谈,2008年1月11日在晚报读书版刊发《何立伟:我只想写出在时间中有生命的作品》。他的这部小说与他从前的作品相比,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也更放得开,看上去少了些从前的“诗意化的阅读”,韩少功的评价是“人生的大观园”,写出了一种时代生活的质感。

2009年7月3日晚报读书版刊发的长沙作家宋元的评论《遥望星空满心喜欢》是在何立伟漫画散文集《亲爱的日子》出版时写的评论,在同样是土生土长的宋元眼里,“立伟也是用长沙方言写作的。我们可以在《亲爱的日子》里看到一些只有长沙人才爱用的词和句法。他把长沙方言用得很好,很自然……”

对话何立伟

长沙晚报:能谈谈你怎么和晚报第一次结缘的吗?

何立伟:我清晰地记得,我小时候房间的天花板和墙壁都是糊的报纸,有参考消息和长沙晚报,每天我一醒来,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长沙晚报。虽然那时我还没上学,父亲就时常指着报纸上的报头念长沙晚报……我就牢牢地记住了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在晚报发表文章对你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何立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学被高看的时代。哎呀,你在长沙晚报发表了东西啊!周围的人马上对你肃然起敬,甚至看高几等。很多工人业余作者就是在市报、省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马上就被调到厂办以工代干,然后转干,甚至调到报社当记者的,我的工厂同事余志雄就是个例子。在晚报发表文章几年后,我从工厂被调到文联,从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

人物名片

何立伟

1954年生于长沙,当过工人、教师、文学专干、杂志主编等,现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达百余万字。其中《白色鸟》曾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入选中学教材。获各种文学奖励达20余种,作品被译成英、日、法、塞尔维亚等语种介绍到国外。

点赞何立伟

他写文章,也画漫画,他是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作品能勾起人们对青春的回忆,让人找到从今天回到昨天的路径,看到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是的,回忆常让人陶醉,因为它们让你看到的都是自己年轻时候的身影。透过他的自述,你也可以发现,我们成了他和他那一代人回忆过往时光的媒介。 ——文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