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在湘西,我读沈从文

[复制链接]

9092

主题

9191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3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5: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志超(市作协)
   人在旅途
   凤凰古城是湘西一座著名的文化边城。一条沱江穿城而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诞生了著名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等名人。
   初夏的一天,我来到湘西凤凰县城沱江镇,终于目睹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采。青石板铺砌的古巷,历史悠久的虹桥,红色砂岩筑砌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文化气息,妖娆迷人。古城熙熙攘攘、异常活跃,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造访。
   次日上午,和亲友们一起游览了万名塔、古城墙、北门城楼、东门城楼、虹桥后,我在凤凰文化广场附近的博物馆买了门票,沿着一条明清时期铺就的青石板巷道中营街,来到沈从文故居。但见故居门前右侧嵌立着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写着“沈从文故居”5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石碑上还题写着故居于2OO5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
   沈从文故居为清朝晚期建筑,木结构四合院,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着鳌头,镂花的门窗,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古色古香,小巧别致。导游介绍,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在此出生,现在各个展览室布展着沈从文从少年到老年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他参加的文学活动、教研活动的珍贵照片、全家福照片;陈列着沈从文的遗墨、遗稿、遗物,以及生平事迹等。徜徉在各个展室,我一边拍照,一边思索,是清波流淌的沱江孕育了沈老的才情。在此,沈从文先后创作了《边城》《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佳著。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他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我想,沈老文字是不朽的。他的巨著,就像清澈长流的沱江水一样,永远地活在世人的心中。
   我突然想起,25年前,青春年华的我,参加自学高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这门教材,选编了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因为只有存目,我就到新华书店买了本《边城》来阅读。《边城》将湘西的朴实醇厚介绍给世人,优美的风景画和迷人的风俗画,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因为《边城》,世界知道了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因为沈从文,我知道了《边城》,心想什么时候,到湘西游玩一下哩。没想到这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今天变成了现实。在展室购书柜台前,不少游客争相购买沈老的《湘行散记》《友情集》《从文家书》等精品著作,一拨又一拨来凭吊的人们引发沈老佳著热销。我拿起一本《边城》,就像拥抱这座古色古香的故居一样,紧贴在我的胸前。我似乎看见了先生笔下清纯可爱的翠翠摇着渡船,她的身边有慈祥的爷爷,有通人性的大黄狗……
   正屋的大厅,上方设着一尊沈从文塑像,他神态从容,微笑着,睿智的目光注视前方。我坐在左边的椅子上,深情地看着这位大文豪,让其他游客用我的相机为我拍了一张相留念。每天来瞻仰沈从文故居的游客络绎不绝。据说,在读的学子用天井那口大缸里的水洗洗手后,会文思如涌,下笔如有神助,或许是沾染了沈老先生的灵气吧,如此具有文人灵气的宝地,您愿意错过吗?呵呵,我是坐了8小时的旅游大巴,行程800公里来到凤凰古城沱江镇探访大师的。
   谒拜沈从文墓地,也是我此行的心愿。第三天上午,我决定去沈从文墓地,导游让我乘公车去,我却步行。独自经东门城楼外的江边吊脚楼古街移步下行,沿途卖银饰和姜糖,卖古玩和苗服,卖精美旅游工艺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字号的店子相映成趣,馨香环绕,叫卖声彼此起伏,于热闹中透示出湘西人的淳厚、豪爽、旷达,也透示出凤凰古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江边的食店坐满品尝风味小食的游客。沱江波光粼粼,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现代文明和商业冲击着小城,现代与古老,时尚与传统、喧嚣与平静,似乎都让这座小城的空气充满着跳动的音符。
   走到古巷的尽头,一座叫听涛山的大山豁然开朗,一股山野的芬芳迎面扑来。沿山路石径拾级而上,松柏苍翠,绿竹依依,没走多远,一块灰色的长方形大理石映入眼帘,石碑上刻着“沈从文墓地”5个遒劲大字。石碑左上方刻着“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往前走,又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凤凰县人民政府撰写的墓地简介。继续走,不远处又置了一块石碑,上刻“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蜚声中外的画家黄永玉为其表叔沈从文题刻的碑文。沈从文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4年后,妻子张兆和将沈老骨灰捧回家乡凤凰沱江镇听涛山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沱江的涛声,连着美丽的山城,长眠在这里。
   墓地建在一块草坪上,约有十几个平方米,不见突起的坟冢,忖思之际,见几个工人用马拉花岗石条上墓地,我问其中一位工人沈从文葬在哪儿?他手一指,说,沈老的部分骨灰葬这五彩石下,部分骨灰撒去了沱江。这位工人还说,墓地正在修建为陵园。墓地上竖有一块近两米高的天然五彩石,石正面镌刻的是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嗯,想起来了,这话出自沈从文先生遗作《抽象的抒情》。五彩石象征着大师丰富多彩的人生。他爱祖国爱党爱人民恋故乡,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沈老用笔触点亮了人们心中前行的明灯,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碑石背面是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教授的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透射出沈老先生一生的高尚情操。凤凰古城孕育了一代文豪,又因文豪而扬名。一代文豪就静静地躺在这里。他陪伴着凤凰古城,静静地望着古城的日新月异。
   墓地清幽静谧,错落有致,四周枝叶婆娑,绿树环抱,芳草依依,右边的山体,倚放着几个花圈,应是前来膜拜的游客敬献的。凝眸眺望,沱水烟波浩渺,奔腾不息,灵气浮动,深邃高远,仿佛贮满了诗经赋文,让人有一种直抒胸臆之感。美国学者傅汉思曾来凤凰拜谒沈从文,他说:“凤凰古城是美丽的山城,沈从文墓地更是全中国作家最特出、最雅致的境地。”环顾墓地四周,有民国四年名人的题壁:“听涛”,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壁:“兴废周知”和熊克武、渔隐道人等许多硕士名流撰写的“拥翠”“云窟”书法石刻,笔力苍劲,字大尺余,醒目耀眼,恢宏遒健。来这里瞻仰沈老墓地的一对河南夫妇对我说,该墓地所在之处,从前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名“杜母园”,系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我在听涛山停留了半小时,见不少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到此瞻仰沈老。
   墓地右边山体旁立着一块石碑,碑文是从《从文家书·后记》里摘录出来的,是张兆和整理编选沈老遗稿写的后记文字。文字由黄永玉书丹:“……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沈从文和张兆和伉俪情深,忠贞不渝,相濡以沫。这是张兆和对沈老的高度赞扬。
   我轻轻抚摸五彩石,请两位从广州来的美女游客为我拍了一张相片留念。我向沈老墓地深深地三鞠躬。然后,静静地伫立在此,慢慢地品读沈老先生,感受沈老的文采风流、要言妙道,深邃哲思。我期望这次虔诚的谒拜能充实我的心灵,丰富我的想象,抖擞我的创作精神。我想,一个作家,在多读沈从文作品,缅怀先生之余,以先生为榜样,创造更好更多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对先生的最好怀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