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彩礼地图变化是一则治理启示录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19: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娶一个老婆得花多少钱?答案可能令你吃惊。

  四年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四年过去,记者调查发现,这份“彩礼地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彩礼翻了番,动辄已是几十万元。当然,可喜的是,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很多地方的彩礼不升反降。长江流域如重庆市、武汉市等一些地区,甚至存在结婚“零彩礼”现象。

  结个婚不容易,娶个老婆太难。几年后,“全国彩礼地图”还在微博上走红,还在被围观,这说明的是,陈旧与落后的“收送彩礼”行为,一直存在,并非消失;它还说明,网友对“收送彩礼”行为的反感心理,也一直存在。正因存在,所以“全国彩礼地图”才会一次次地出现。网友不仅在吐槽与嘲讽,也在悄然对比着各个地方的彩礼差距,并试图解构。

  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当然不值得太较真,但也可以说道一番。至少,在我们看来,它所呈现出的“越是贫困地区,越出现高价彩礼”的特点,是真实可感的。的确,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仅彩礼翻了番,房子、汽车等也成了结婚标配。而在国内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彩礼”早已成为一个不太受关注的词汇。所谓结婚“零彩礼”,也不太稀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一个方面是,在国内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制度性养老保障普及,现代观念流行,不少父母都不再存在着某种基于彩礼的补偿心理,传统的彩礼逐渐被放弃;另一方面,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往往还存在着“虹吸效应”,它能够吸引相对不发达地方的女性嫁到这里来,当婚姻成为一种吸引而非“下嫁”,彩礼自然就会逐渐降低。对欠发达地区,情况则恰恰相反。

  也可以这么说吧,彩礼地图的新变化,其实鲜明地阐释了高价彩礼的形成过程。高价彩礼当然是一种过于世俗化的传统化的举动,但穷根究底,它还是某种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因为人口比例失衡,男性数量远远高于女性,且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不少农村女孩流向城市,不少欠发达地区的女孩流向发达地区,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女孩的稀缺,彩礼因此水涨船高。在发达地区,此种情况并不存在,且因为自由恋爱流行,所以彩礼难免就会出现下降的新趋势。

  面对“全国彩礼地图”,当然可以调侃,但更应该看到的,还是它所包含的治理启示。如何来治理过重过滥的彩礼行为?这当然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引导,但更重要的,依旧是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男女性别失衡,完善农村中老龄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当地区差别减少,养老保障可以预期,通过嫁女收彩礼获得养老保障的观念就会逐渐消失,真到那时,“天价彩礼”也会失去存在的土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