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表彰首届40位“最美新乡贤”,有的守望互助、热心公益,有的崇文尚学、报效桑梓…… 四代人中培养出19名博士硕士 长沙晚报讯(记者颜开云 李广军 通讯员刘洲)作为浏阳文庙祭孔古乐舞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邱少求一生研究古乐,“活态传承”创非遗,被评为“崇文尚学”新乡贤;胡蓉成立助残爱心基金,资助229名贫困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免费培训400多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被评为“热心公益”新乡贤;杨意红70多岁了,却依然奋斗在农业一线,作为“辣椒大王”在果蔬研究领域奋战多年,帮助农民增收,被评为“报效桑梓”新乡贤…… 昨日,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暨浏阳市金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大会现场,浏阳首届40位“最美新乡贤”获表彰。 一家出了5名博士14名硕士 今年已92岁的李学树,获评“崇文尚学”新乡贤。1926年出生的李老是达浒镇书香村居民,他热爱文化、尊重知识,节衣缩食将7个子女培养成才,四代人中培养出了5名博士、14名硕士,成为书香门第。他还是义务劝学员,资助一对姐弟完成学业,帮助孩子回到教室上课,村里也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如今,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村”,读书尚学成为新村风,村里共出了400多名大学生,“书香村”村名便由此而来。 昨日,“守望互助”新乡贤朱自明的家属上台代为领奖,因为朱老已经在今年9月去世。1937年出生的朱老,是张坊镇退休干部,自1983年起,他便将一半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退休后更是将全部退休工资用于助学、赈灾、修路修桥等社会公益事业,自己却以拾荒为生。36年中,他捐资50余万元,资助学生百余名,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长沙市首届道德模范”,获得“湖南慈善奖”等荣誉。 新乡贤为培育良好乡风积聚能量 近年来,浏阳涌现了一大批品德高尚、热爱家乡、造福桑梓的新乡贤,他们被群众所推崇、敬重,成为推动浏阳“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动力”。 为进一步弘扬乡贤文化,让新乡贤传递“乡村好声音”,浏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淳风美德润浏阳·寻找最美新乡贤”评选。经过群众推荐和村(社区)、乡镇层层选拔,以及相关部门的走访调查和联合推评,最终评选出40位“最美新乡贤”,分为守望互助、崇文尚学、热心公益、报效桑梓四个类别。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位于金刚镇桃树湾的浏阳“新乡贤”馆,迎来了一批批的参观者,40位新乡贤的感人事迹令人钦佩。 “我们将充分利用评选新乡贤等乡村善治中的创新举措,力争打造出全省文明实践品牌,助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生动的‘浏阳实践’。”浏阳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为培育良好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积蓄了巨大的精神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