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华贺氏第一届全球联谊会将在黄金井宗祠胜利召开!

[复制链接]

9090

主题

918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3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0: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贺姓,天地间最有情义的姓!
             -----在中华贺氏第一届全球联谊会召开之际的胡侃
      
                     
              (10月1日,中华贺氏第一届全国宗亲联谊会将在隆回金石桥镇黄金井贺氏宗祠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贺氏宗亲代表将在会上欢聚一堂:http://www.422208.net/forum-370-1.html。当此盛会召开之际,本人特做胡侃一帖,以凑热闹。)



        小时,我心里曾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为什么我会姓贺呢?有人肯定会坏笑了:因为你父亲姓贺啊,你的先人一直姓这个的啊,这个也不懂?     
      


      
       这个我自然懂,但却并不是我要的答案。父亲姓这个不假,先人一直姓这个却不一定。扛把锄头去盘根,刨到一定程度那根会不会拐个弯呢?一路上溯,发现还真的拐弯了,原来这姓早先是可以改的,改了姓的,也不一定不是好汉。比喻代表我们这一姓的那个汉字,原来却不是贺,而是另一个字:庆。历史上刺杀秦王的荆柯,其实本名叫庆柯,是我们贺姓的古老亲戚。
      



        我早先以为,庆就是对自已的奖励,比起贺字强些。而贺呢?字形从加从贝,就是锦上添花,贝上加贝。那不就是专门给别人送礼,为别人捧场喝彩吗?打点礼物,送上门去,只图别人高兴,不怕自已折本,这不是癫子吗?庆姓改贺,看来我们亏大了.
      



        查康熙字典,得庆与贺两字载于古文献【说文】的释意:
         



         庆: 行贺人也。     《周礼·春官·宗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疏》谓侯国有喜可贺,王使大夫以物庆贺之也。
         贺: 以礼物相奉庆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诗·大雅》四方来贺。     
        
      


         原来这两个叫做一对互训字,就是彼此意义相同,可相互替换的。那就好,半斤对八两,没输,还获得了一次操盘实习的机会,值得浮一大白。
      



        可是,有桩事情很蹊跷:曾记否?深圳刚开放那几年,时时处处有工厂,酒店开张,其时,大厦之上总要挂出一个巨大的贺字,火红的底色,金光闪闪的字面,在绚丽的烟花与轰隆的礼炮衬托之下,非常威猛。挂个贺字是对的,如果挂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毛邓胡习,那就怕是要笑死了。只是象这样一贺独大,对于其他百姓来说,不公平啊。这又让我犯了琢磨病:我觉得至少庆字还是可以挂一挂,为什么挂出的不是庆字而总是贺字呢?看来这个贺字,含金量比庆字疑似更高。
     



         琢磨啊琢磨,终于发现这里面有奥妙----这奥妙从根本上就体现在字音的不同:一个汉字的字音不同,意味着其出身不同:
      



          庆字与阵字谐音,这说明庆字的字音可能来源于阵字,其本初语意应当就是古代战阵中得胜方作出的一种表示高兴之动作,就是做出象上下振动一样的跳跃。高呼,狂笑,都可以表示高兴,但只有做出象上下振动一样的剧烈跳跃的动作,才能表示高兴到了极至。
     



          在远古时代,也许庆字的本意就是因赢得战阵而狂呼跳跃。后来语意发生演变,才有了现代的意义:指为某事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庆字的语意从此不再局限于表示跳跃,甚至于发展到完全不再表示跳跃了,庆字原本表示跳跃的语意就渐渐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再为人所知。但是,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却并不会随时间而彻底湮灭,总有蛛丝马迹遗存于某一处方言土语之中。比喻我们隆回北一带的庆字,就至今还保留着表示跳跃这个上古语意。
      



           别处说某一种巫事叫“跳娘娘”,我们叫“庆娘娘”。如果大家热衷某一活动而某人不屑于凑热闹,他往往会这样说:“等吉期庆一幻!”,就是“让他们跳一会!”的意思。如果要讽刺一个人很嚣张的话,普通话会说“跳得越高,摔得越惨!”,而金石桥话则是“莫担个卵包庆烂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庆就是跳,庆得厉害就是跳得厉害。而跳得厉害,可能会“庆烂卵包”。“庆烂卵包”是一种夸张出来的关于跳跃动作的危险性:可能对雄性动物的**产生损害的。相对于普通话的声色俱厉,做古正经,土话显得轻描淡写,但表示对对方的轻蔑则更为畅快淋漓,入木透石。
         



         庆字之本初语意之与“对阵获胜的欢跳”相关,还可以从其字形源流上找到痕迹:
           

         上图1是庆字的甲骨文,专家解释为从文从鹿,我看分明是从武士与鹿,字形会意为对阵得胜的武士象鹿一样欢欣跳跃。2为金文,字形结构从鹿从心从爪(爪与趾相类),字形会意为象鹿一样跳跃的感觉,表示欢庆。3为篆文,字形结构从鹿从心从趾,字形会意同2. 4为繁体楷书,字形结构从鹿从心从反文,反文即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破车槌,称为攴,是一种冲击性武器,字形会意为心情象鹿跳一样欢悦,象冲槌破敌一样痛快,表示欢庆。
        



        与敌对阵,得胜而归,欢欣雀跃,当然是好事。虽是好事,但终究带有刀兵之气,不和谐。
        




         而贺字与和字谐音,我姓贺,但很多广东人叫我做和先生,这说明贺字的字音可能来源于和字。而和字的字音来源于大雁的鸣声:古文献【说文】载,野雁之鸣为应,家雁之鸣为和。所以,产生贺字字音的原始根据是大雁的鸣叫之声。
        



          历史早期的鹅,是从雁驯化过来的,还没有脱离大雁的野性与飞翔能力,所以曾被称为家雁。家雁的鸣声,一如野雁,总是出现在万里高天之上,与风云雷电日月星辰比高,令人景仰。而更重要的,这鸣声体现了一个族群之内个体之间彼此的关爱。
        



          在禽鸟之中,雁的族群观念是最浓厚的。
        



         家雁,即鹅为维护家族领地而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是令人惊异的:一旦发现不速之客,会不顾一切向块头数倍于已的敌人发起悍然攻击。汉语中的敢字,其读音酷似家鹅鸣声中的第一个音节----嘎。家雁,即鹅的“嘎嘎”叫唤,也是一种对外宣示领地范围的行为。这个“嘎”音,是一种对入侵者的警告,同时也赋有一种抗拒侵入,有我无敌的气慨,“嘎”就是“敢”。敢字的语音与语意就是从鹅的鸣声与无畏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其本初语音就是“嘎”,其本初语意就是无畏如鹅。事实上,处于人类语言萌发期的古人表示勇敢精神的方式就是模仿鹅叫:表示laozi就象嘎嘎大叫的鹅一样,不惧任何敌人。
        



         家鹅因维护领地的而体现出来的敏感性,被古人类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守护家院的利器。用鹅看家远比狗靠得住:鹅不致擅离职守,且警惕性不会有一秒钟的松懈。所以,鹅的鸣声就代表家这一概念,古人心目中的家,曾经就是“有一群鹅嘎嘎叫唤的地方”。家字的字音在金石桥至今与鹅叫声中的第一个音节完全一致----嘎。在当地土语中,“一家人”就是“一嘎人”。
         



        家鹅的祖先是野雁,野雁每年要做长途迁徙。其时,有家族关系的大雁会排成空中阵式,依序飞行。飞行途中,每隔一定时间,要全体报数一次,以确定是否有人掉队。这体现了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关怀。当雄雁与雌雁一旦配对,就终身不离弃。就是明明在一起,彼此之间每隔一段时间也要向对方发出问候,而对方必定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一只大雁叫一声“嘎哦”,另一只紧跟着回应:“嘎哦”.相当于一个问“好?”另一个回答:“好!”。“嘎”就是佳,就是安康,身体不好叫欠佳,佳字的古音就是“嘎”。此种上古时代之语音语意,尚遗存于粤语白话之中:有句白话歌词叫“最佳拍档”,发音就是“最嘎拍档”。家鹅这种以“嘎哦”之声相互问候,彼此呼应的现象,叫做大雁和鸣。大雁和鸣,是爱的象征,所以金石桥人把大雁叫做爱鹅,男女结婚的彩礼,叫做边猪四对,四对之一就是鹅。
      



         大雁,即家鹅的鸣声是怎样演化为贺字之字音的呢?现将此过程复原如下:鹅会发出独特的鸣声.古人为鹅的鸣声创造了一个音节组合,以汉字记之为“嘎哦”,以汉语拚音记之为“ɡā---ò”,用以表示鹅及其鸣声。后来,又拆分音节组合为独立音节,让每一音节独立表示家雁这种禽类,并为每个音节分别搭配汉字:其中与“ɡā”搭配的叫鴐,其音“jiā ”系从“ɡā”音演变而来,“ɡā”是鴐的最初读音。与“ò”音搭配的叫鹅,其字音“é”系从“ò”音演变而来.“ò”是鹅的最初读音,此读音方式至今存在于隆回北一带。和字是鹅鸣两字单音节化的结果,本初语意就是鹅鸣,所以其字音hé系从鹅字字音“é”演化而来。和的特点是回应紧跟呼唤,这种呼应体现了来自家族的亲情。而贺的特点是礼仪紧跟喜事,这种现象类似雁鸣的呼应,且同样体现为来自家族的关怀。所以,贺字的字音系直接提取自和字,是和字字音改变音调而形成的结果,贺字的本意就是象大雁和鸣一样及时向族人表示关爱,是把快乐送给自已的族人。
        



           庆字有甲骨文形式而贺字没有,这说明贺字产生于庆字之后,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不再只为战争胜利而举行庆祝活动的新年代。贺字最早的字形只有金文,字形从贝从手从口,会意为手持宝贝,口吐美言,表示送礼致庆。这个金文的贺字,看来有点猥琐 ,似呼象个走后门的人。其实,以礼贺人这种行为,产生于没有贿赂观念的时代,最先只是在本部落内部进行,是族亲对自家人的付出。美言激励,眉开眼笑是应该的,是光明正大的。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庆字出身于沙场行伍,一开始就代表着战胜者的狂欢。贺字出身于云天雁阵,一开始就体现为亲情与关爱。从大雁和鸣之声中脱颖而出,一开始就携有详和之气的贺字,比之来自战争之狂欢的庆,显然更胜任喜庆的场合。
      
           
          贺是从庆姓中分出来的一个房头,而庆是从姜姓中分出来的一个房头。姜,是神农炎帝与周朝国师姜子牙的姓。我们都是神农炎帝与姜子牙的后裔。炎帝是人类农业社会的开创者,姜太公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首席智囊,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将自已的成就奉献给了全天下----让天下人远离饥饿或战乱,同时把光荣奉献给自已的伙伴----黄帝与周文王。在与人争位置争得失这一方面,我们的祖先就显得能力欠缺,我们没有这种自私自利的基因。会发明创造,以智慧顾爱苍生,有文韬武略,但不与自已人相争。我们不是竞争者,是奉献者,合做者。合做与奉献,就是我们族群的文化精髓。而这一精髓,最终浓缩为一个汉字----贺。
      

          贺就是送,先是一种发生在部族之内人与人之间的奉赠活动,用以强化族内亲情。这种活动,后来发展到适用于国与国关系,用以促进世界和平: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我们是庆家之后,曾喜发叫阵之声。我们是战斗部落,英雄族人。
           我们是贺氏子孙,今最乐和鸣之曲。我们是吉详使者,欢乐精灵。
           庆是我们的,贺也是我们的,本来不畏搏杀,而今崇尚和平:搞得我不好是牛头夜叉,搞得我好是观音菩萨。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庆贺了。这样美好的字眼,一经拥有,夫复何求?




           人生的成就,不是看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别人付出了什么,付出才是真正的取得。将财富,快乐,希望送与他人,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怀?一个贺字,体现了对家人的爱,对族群的爱,对同胞的爱。如果要选出一个天地间最有情义的姓氏,那么我认为最佳答案应当是这个-----贺!

(来源:隆回人网 寺外和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