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湘贵携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22: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4号展馆,“湖南代表团参展图书全部捐赠贵阳孔学堂”的标语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一石激起千层浪。看似平淡的语句背后,饱含着湘黔两地文化血脉积淀的浓浓深情。
       “来到贵州之后,人们告诉我说现在贵州人最时髦的是去孔学堂听专家的讲座,这个真的不容易,让我对贵阳市民刮目相看。”“在这么热的天气,人们能够花半天时间认认真真地听讲座的城市,而且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真的不容易。”连着两个“真的不容易”,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被贵州人民的文化热情折服,连连为贵州点赞。
      “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但同时如此重视文化建设,十分难得。”龚曙光说,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动员这么多资源,创办了孔学堂这样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场所,特别是把传统文化和当下市民的素质培养、把古代的人文精神和当下的市民生活融合进来,这不仅是贵州人的骄傲,也是时代的骄傲。
贵州人不是“孤军奋战”,有文化使命的企业都应该参与进来。因此,中南传媒决定,将此次参展的精品图书在书博会闭幕后全部捐给孔学堂。“这是中南传媒作为一个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企业所表达的一种敬意。”龚曙光说。
                      企业唱文化大戏,政府牵线搭台。
       湖南省出版局局长朱建刚说,这一举措得到了湖南省领导的大力支持:“湖南代表团能够把所有的精品图片全数捐给贵阳孔学堂,不仅是为孔学堂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还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孔学堂,关心孔学堂的发展,形成弘扬和崇尚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朱建刚初到贵阳就前往孔学堂参观。“能建立一个这样的学堂,体现的是贵州人民对文化的守望。”他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影响根深蒂固,孔学堂的建立,不仅体现了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渴望,亦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孔学堂建在贵阳是有缘由的,王阳明的悟道,对贵州来说,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此基础上,以精神殿堂的实体来凝聚人心,引导文化发展,说明贵州人民有眼光,站得高。
       因此,除了捐书,湖南省出版界希望进一步加强与贵阳孔学堂的联系,“湖南的岳麓书院是现存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而贵州有走进人群的孔学堂,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和紧密合作,携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朱建刚坦言,湖南省和贵州省还可以架起“汉语桥”,进行更直接的文化对谈。作为影响较大的我国与世界各国青年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明年“汉语桥”可能落户孔学堂,并利用湖南卫视等媒体平台的传播力来扩大孔学堂的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
(贵州日报  记者:邹晨莹 马 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