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让你走的更远,方言却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说长沙话的人越来越少。每当走在大街上,听着周围的人都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心里都会掠过一丝悲哀。如果有人说方言已经消亡,这可能会显得过于夸张,但它逐渐离我们远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你们有没有发现,长沙话在最近几年的变化十分之快,不管是在语调或是词汇上,特色越发不明显,并且有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教育对于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普通话在语言环境的营造上占了优势。另一方面,随着在长沙工作的外来人员的增加,双方在工作交流或日常交往上都说着不地道的长沙话,长此以往,使得长沙方言变得混乱,也逐渐变了质。 我和涵哥在做越策时尝试使用方言主持,再到后来推出《方言听写大会》、《多彩中国话》。其实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传承老一辈的精神文化和寻找那些快被我们遗忘的东西。 虽说方言是活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但代表着我们长沙人的文化符号却永不会变。 长沙人恰得亏、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的精神一直贯穿于长沙方言,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传达归属感的最好方式。 哪怕生活再难也要嬉皮笑脸、心里再苦也要辣椒萝卜,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6个声调的变化交织,再加上俚语和叹词叠加的韵味,这些都是方言的魅力所在啊。 长沙话它不仅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遗风的见证,是一种骨子里该有的血性。就像我们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会感到热血沸腾一样,这是融入了血脉的文化,也是我们向外展示的最好的名片。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坐标,而语言则是文化坐标最核心、最直接、最清晰的重要部分。人生路上找自己的文化定位,需要有个人的自觉。 从这个意义上讲,方言是一片土地生命中该有的一部分,而长沙话也是我们长沙人骨子里该有的一部分。 有些人会担心长沙话传不过三代,但我不会。因为我知道那些生在长沙、长在长沙和来过长沙的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有多深沉,他们不会舍得让长沙话逐渐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