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这些贵州制造的世界之最 你知道几个?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7:0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贵州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山水环绕的美景?碧空如洗的蓝天?热情美丽的苗家姑娘?浓香醇厚的贵州美酒?这些大家都知道!关于贵州制造,无不惊叹贵州人民造了令世界震惊的奇迹,看看下面这些世界之最,你知道几个?

  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平塘县“大窝凼”FAST

  中国天文学家在贵州省平塘县建设了一个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这个口径500米的射电望远镜,架设在当地一处名叫“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之中,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中口径最大、探测能力最强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创8项世界之最——六盘水北盘江大桥

  六盘水水柏线的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落差达280米,是世界铁路第一高桥;桥的主跨跨度为236米,居世界同类型桥梁之首;桥身单铰半跨转体重量达10400吨,居全球之冠,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三个世界之最。

  水柏线在营盘乡38公里境内盘旋的铁路有三层,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在营盘乡盘旋高差达541米,一条铁路在一个乡境内高差达500米以上,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营盘乡境内共有大、中桥梁24座,一条铁路在一个乡范围内建成如此多的桥梁隧道,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水柏铁路在营盘乡有营盘、茅草坪、渡船寨三个火车站,一条铁路在一个乡范围内建有三个火车站,在世界尚属首例。

  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戏楼——古邑大戏楼


  瓮安县双面实木大戏楼属徽派风格,古朴典雅,共有26只翘角,是世界上最高、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的双面实木古戏楼。戏楼是根据文史资料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在原址仿建而成,共投资8000余万元。戏楼宽42米,高28米,共4层,占地面积1999.2平方米,建筑面积3773.66平方米。

  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

  鸭池河大桥是贵黔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跨越鸭池河,距贵阳观山湖区45千米,距毕节市黔西县25千米。大桥桥面宽28米,全长1450米,主塔采用H型索塔,贵阳岸塔高243.2米、黔西岸塔高258.2米。总投资达到7.8亿元。

 贵州制造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极地科考装备——极地全地形车

  由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研发的极地全地形车奔赴南极展开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这款极地科考重器的投用,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装备实现国产化。

  贵州制造的这款全地形、全天候的水陆两用多功能车,适用于雪地、沙漠、山地、水域等各种复杂地形,最高可达60公里/小时,水中则达5公里/小时。不但能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还能在-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

  在南极科考期间,“贵州制造”的全地形车将承担起科学考察、应急救援和物资人员运输的三大功能。

6家“贵州制造装”进国产大飞机  成为C919供应商

  从2008年开始研制到2015年11月2日首架机总装下线,C919这架国产大飞机的零件总共接近2百万件,其中标准件用量超过100万件。如果把C919比成一件“衣服”,用于连接和紧固的航空标准件就相当于“针线”。

  贵州共有中航标、安大、中航工业贵阳电机、航天精工、天义电器、航天电器6家企业成为C919项目的合格供应商,6家企业成为“潜在供应商”,25家航空企业具备给C919客机提供配套的能力。

  贵州作为全国航空产业配套比较齐全的省份,在国产C919的研制过程中,直接参与了航空标准件、接触器、二次电源以及航空锻造件等多个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奇瑞开启贵州智能制造  打造新能源车新高地

  2011年9月,由贵阳市政府和奇瑞集团共同建设的奇瑞万达客车生产基地正式落户贵阳经开区小孟工业园区,在这34万平方米的地域上,奇瑞万达开始了属于贵州的新能源汽车梦。

  自2013年投产以来,奇瑞万达已生产出了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为主的6款基本车型,都十分叫座,得到了用户及市场的肯定。

  作为贵州新能源汽车造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后,奇瑞万达在2015年7月获得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奇瑞万达在贵阳投放的1400多台新能源汽车计算,这些车每年可为贵阳这座城市减少碳排放量近20万吨。

贵州中航力源液压:“长征”“嫦娥”“神舟”都离不开他

  力源液压在贵州大山里经过了三次创业的漫长历程,不仅为海、陆、空的武器装备提供主要“源动力”配套,更担当起振兴中国民用液压基础件的重任,书写了中国军民制造“第一泵”的传奇。

  1970年实现投产,便为歼击机配套出品三个型号的液压泵,奠定了中国液压泵制造的扎实基础。

  在“军转民”征途上,力源液压成为转型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一批先行者。那时国内液压挖掘机尚依赖进口,瞄准这个市场空档,力源液压引进德国力士乐专利技术,开发出全系列产品,迅速占领国内70%以上挖掘机配套市场,取代了进口产品的地位

  在航空领域,公司研制生产的航空液压泵几乎覆盖所有在役、在研机种,为歼十飞机研制开发的高速高压液压泵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被誉为“中国航空第一泵”;在航天领域,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航天液压泵配套率达到90%以上;为海军舰船研制的液压泵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泵”。

  在民用领域,先后自主开发生产的30多个系列、300个多型号的工程机械配套的液压泵和马达,广泛为民用工程机械配套,成为工程、农机、工业机械等民用主机的专业配套单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