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六盘水:追寻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足迹

[复制链接]

9093

主题

9192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4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14: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期间,途经六盘水的红二方面军的二、六军团,在少数民族地区行进时间占整个长征路途的三分之一时间。1934年7月,红二军团在贵州苗汉杂居区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时就作出了《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武装、发展民族语言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等主张。1997年6月,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创建,进一步弘扬了党的民族政策,传承了长征精神,继续书写着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光辉篇章。

在贵州西部的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地区,居住着一支神秘而古老的民族——箐苗。该民族因以长木角为头饰,外界称之为“长角苗”。“长角苗”集中分布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境内,12个自然村寨位于海拔1400至2200米的高山之上 ,面积12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余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箐苗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箐苗传统文化存在于今 天,仍然拥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它不但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 代以来,箐苗文化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先后进行宣传报道,使得箐苗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日益提高。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深感箐苗传统文化生存的危机,同时也感悟到守护箐苗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为把这个宝贵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并使其延续下去,为苗族、为贵州、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于1995年、1996年先后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1997 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该项目的签字仪式。

梭戛生态博物馆于1997年6月破土动工,1998年10月31日建成开馆。它的开馆,昭示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座生态博 物馆在贵州诞生。梭戛生态博物馆也因此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这在建馆时期形成的《六枝原则》中就可看出。

梭戛生态博物馆负责人罗刚告诉记者,梭戛生态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走过了不平凡的18年,成为中国和挪威的国际间文化合作项目而载入史册,更受到中国文博物馆界和省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如今,走在高兴村长角苗村寨绿树成荫的石板路上,记者怎么也想象不到在18年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 ,而今已达到了60%。走进高兴村村主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洪的民族工艺品展销店,各种长角苗腊染、刺绣等工艺品琳琅满目。王兴洪的爱人熊光珍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忙着指导村民学习刺绣(如上图)。王兴洪兴奋地说:“党的政策好,每年靠卖这些工艺品收入在7万元以上。一些村民还把做好的工艺品放到店里代卖,村民们每年也有不少的收入。”

在高兴村偶遇村民熊光全。大学毕业后,熊光全回村当上了村文书、兼职当上了博物馆的解说员,还参加村里的民族风情表演活动,每场表演有50元不等的收入,几项收入加起来,他每年有4万多元的固定收入。熊光全高 兴地告诉记者,博物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要接待成百上千的中小学生和年轻人来这里接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他感到非常自豪。(记者 刘伟)



来源:六盘水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