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5|回复: 0
收起左侧

铜仁市;建设良好“大生态” 营造发展“小气候”

[复制链接]

9090

主题

918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341
发表于 2016-5-17 19: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江区灯塔办事处马岩村全景。
孩子们在碧江区灯塔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学习。
  本报记者 成嘉廷 杨聪
  核心提示
  近年来,铜仁市努力追求良好“大生态”、营造发展“小气候”,积极构建政治生态好、经济生态活、社会生态优、自然生态美“四位一体”的大生态格局。那么,铜仁是如何运用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如何?
  近日,记者以铜仁主城区碧江区为例,访问企业看生产、走进村寨问群众、深入部门观实效,看碧江区如何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找准“切入口”,以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推动全面小康创建。
政治生态好—— 清正务实高效 奋勇赶超争先
  “昨天我们发了208吨货到江西、云南等地,现在仓库里又空了。”5月6日,在碧江区好彩头食品基地的仓库里,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江海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乳酸菌饮料,市场供不应求。
  好彩头是碧江区去年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15年6月动工建设,今年2月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惊人的“碧江速度”。
  “在项目建设中,碧江区的领导挂帅带队抓跟进,干部蹲点抓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使项目能够快速推进。”黄江海说,从开工到投产,碧江区都有干部蹲守现场协调指导。
  “亲商为民显真情,服务企业无止境”,这是碧江区委、区政府对企业的承诺,也是碧江区干部的自我要求。好彩头铜仁生产基地建设之快、投产之快,就是这种务实高效的服务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良好的政治生态好的表现。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铜仁市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要达到的目的。
  碧江区在践行综合生态观的实际行动中,坚持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来抓,营造清正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环境,激发赶超跨越争先的干事激情,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确保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不分一线二线、同在发展前线。”该区推行县级干部“五带头”(带头抓项目、抓招商、抓信访、抓创建、抓招工)责任制,实行县级干部半年工作报告评议机制,倒逼任务落实,全区上下形成了区四大班子成员牵头,各级党员干部人人手中有任务、肩上扛项目、同心奔小康的干事创业氛围。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该区实行领导挂牌联系制度,对招商引资重点调度项目,从项目签约之日起,深入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计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碧江区连续四年开展“提振精气神·率先奔小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并派遣1900余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实现“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该区还深化“三个开刀”专项整治,全面启动党组织书记“全员双向述职”,党政正职和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116人次,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6名。还打造民生监督示范带,创新民生资金监督机制,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和财务管理机制等。
经济生态活—— 凝聚发展动力 迸发市场活力
  “我们厂一期投产的生产线,每天可产16吨棉纱,基本上是满产满销。”在碧江区天翔棉纺厂,厂长徐华侨告诉记者。
  “我们一期建成两条生产线,每天产150吨乳酸盐饮料,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在碧江区好彩头食品生产基地,公司常务副总黄江海说。
  无论是天翔棉纺厂的满产满销,还是好彩头的供不应求,都体现了碧江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铜仁市综合生态观提出,要构建实体经济强劲、市场要素聚集的经济生态。碧江区围绕“经济生态活”,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碧江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服务企业行动,努力做大工业、做优产业、做强企业。
  近年来,农夫山泉、百丽鞋业、好彩头等一批重大企业相继落户碧江经开区并投产,为碧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了解,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8亿元。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碧江区坚持“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该区把打造“国家级经开区、千亿级园区”作为经开区发展目标,鼓励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逐步实现“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市聚集”的格局。同时围绕山水做文章,建成10余个城市公园,还建成了川硐教育园区。
  坚持“农旅一体化”引领,大力发展体验式旅游,建成农业示范园区12个,位于铜仁城东的马岩村便是农旅结合的典范。
  乘坐小舟穿过碧绿的江水到达马岩村,一上岸便看到有群众在整理葱苗,准备送到市场去出售。“我家有一个蔬菜大棚,自己种,自己卖,一年收入有三四万元。”村民钱老小告诉记者,该村数十户村民家家都有蔬菜大棚,依靠种菜实现了增收。
  穿过蔬菜大棚林立的田野,进入百花渡花卉主题公园。工人正冒着烈日在栽种花卉,种植树木,平整场地。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百花渡景区是碧江区在马岩村打造的农旅一体化观光园,将建成锦江上的一个重要乡村旅游节点。
  如今,江河畔建成了九龙洞、九龙温泉、百花渡、大明边城、三江公园等数十个景区景点。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碧江区共接待游客251943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70万元。
  产业百花齐放,经济大步流星。据介绍,该区地方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63.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28.63亿元,人均GDP达41629元。
自然生态美—— 天蓝地绿水净 生态宜居家园
  初夏,驱车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谷,驶进苍苍茫茫的六龙山腹地,只见林木葱茏,不时有飞鸟野禽出没,溪流清澈,远远可听见潺潺水声……
  “六龙山有12万亩竹海,连绵起伏于峡谷两边,每年四五月份,我们都会举办拔笋节,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赏景游玩。”一路上,碧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堂余不停介绍六龙山的景,讲述六龙山的传说。
  “我们铜仁农夫山泉的水源地就在六龙山。”说起农夫山泉,段堂余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六龙山的水能卖到全国去,不仅是自然生态好的证明,也是优势资源转换为优势产业的生动实践。”
  良好的生态,是碧江区握在手上的最大底牌。铜仁农夫山泉公司负责人坦言,他们之所以把碧江作为水源地之一,便是相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发展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铜仁市提出构建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的自然生态。
  碧江区在践行综合生态观的行动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绿化、净气、活水、守土、城市美化、美丽乡村”六大工程,推动发展与生态有机统一。
  该区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生态防护林和竹、油茶、生态干果、中药材产业林基地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3%,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6.9平方米。
  采取目标考核、节能减排和以奖代补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32.4万吨,规划建设了占地400公顷的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优良率达到95.9%。
  先后累计投入22亿元开展“锦江河治理”专项行动,推进锦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全面推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建成日处理5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2%,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9.4%。
  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程,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轻基质育苗技术,建成和平、坝黄、瓦屋3个省级生态高效农业园区。
  该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五城”联创活动为载体,自筹1000万元治理城市环境卫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此外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共打造了17个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累计搬迁2500余户群众,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碧江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县)”和“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社会生态优—— 构建和谐环境 提升幸福指数
  早上9时,碧江区市中街道办事处的敖冬秀老人便来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这里的其他老人一起活动。“儿子在外面工作,家里就剩我和老伴,所以平时就来这里和大家一起玩耍。”敖冬秀说,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记者看到,市中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聚集了近百名老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对老年人进行体检,同时还组织老年人外出游玩等,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安度晚年。
  据了解,碧江区从2014年以来,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启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搭建服务平台。
  在让老有所养的同时,碧江区还着力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每天下午放学后,在灯塔社区小学上学的20多名留守儿童就不约而同来到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在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学画画等。
  记者见到,灯塔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不仅设有亲情聊天室、图书室、心理疏导室等,还开办了下午“四点半”课堂。“四点半”课堂每天都准时开课,成了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
  碧江区目前有1万多名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安全、健康、快乐成长,该区不断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依托“干群连心室”,在各个村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不仅有活动场地,有专职队伍,还时常开展各种活动。
  近年来,碧江区从教育、医疗、法治、社保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态,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该区探索乡村三级网格化网络平台建设,搭建街道、派出所、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管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为群众提供自愿式、组团式、快递式、菜单式服务。
  与此同时,该区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施主审法官负责制,按42%的比例配制28名主审法官;建立法律顾问制,实现政府部门全覆盖。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集中管辖行政案件等事项被列为省级试点,碧江区被列为“贵州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县”。
  据了解,近年来该区财政民生支出81.8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77%,去年群众对同步小康认可度达93.45%。
以综合生态观引领率先同步小康 ——专访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
 本报记者 成嘉廷 杨聪
  近年来,碧江区按照综合生态观引领发展的要求抓同步小康创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3%,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同步小康创建“十佳示范县(区)”,率先成为贵州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日前,本报记者对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进行了专访。
  记者:据了解,2015年,碧江区群众对政府行政服务满意度达到88.9%,居全省第一位。请您介绍一下,碧江区在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方面是怎么做的?
  陈代文:近年来,碧江区始终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作为发展的坚强保证。不断优化“一个党委、三个党组”运行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连续四年开展“提振精气神·率先奔小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开展“三个开刀”专项行动和“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挂牌成立13个民生项目特派监督组,公开选聘70名社会监督员,实现村级监督机构全覆盖。
  记者:近年来,碧江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呈现生机勃勃景象。请问碧江区下一步将如何抢抓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陈代文:这几年我区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以“率先在铜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取得了较好成果,为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以“巩固和完善全面小康成果,加快基本现代化进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碧江”为主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和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四大跨越工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特色现代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三中心、三基地、一枢纽”发展布局,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记者:陈书记,请问碧江区的目标是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生态,以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陈代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碧江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致力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态。一方面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一方面推进基础教育均等化,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同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请问,碧江区是怎样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哪些成效?
  陈代文:我们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绿化、净气、活水、守土、城市美化、美丽乡村”六大工程,推动发展与生态有机统一。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功引进农夫山泉、百丽鞋业、信邦药业、天翔棉纺、海螺水泥、好彩头食品等128家企业,被评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记者:陈书记,请您谈一谈坚持综合生态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全面小康有何意义?
  陈代文:坚持综合生态观,核心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认为具有三重意义: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重要嘱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二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三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战略”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巩固小康创建成果、加快基本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